華語科幻剛剛起步

時間:2012-07-26 10:43   來源:中國網

  7月21日在芬蘭科幻大會上,中國內地作家陳楸帆的《麗江的魚兒們》獲得“科幻奇幻翻譯獎”的短篇類獎項;7月20日劉慈欣簽署“三體”英文圖書版權合作協議。看起來,這都像是華語科幻“走出去”,甚至進行“價值輸出”的樣子。

  近日華語科幻接連得到幾個好消息。

  一個是2012年度第二屆“科幻奇幻翻譯獎”的獲獎名單于7月21日在芬蘭科幻大會上公佈。華語科幻作品包攬了長篇類和短篇類兩個獎項——臺灣作家黃凡的《零》獲得長篇類獎項,內地作家陳楸帆的《麗江的魚兒們》獲得短篇類獎項。

  “科幻奇幻翻譯獎”(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Translation Awards)旨在獎勵每一年度優秀的由其他語言翻譯成英文的科幻奇幻小説,由位於加州的“科幻奇幻翻譯傑出認可協會”主辦。黃凡我不熟悉,陳楸帆卻是我很看好的新一代科幻作家,他今年剛剛出版第一本書,短篇小説集《薄碼》。《麗江的魚兒們》的英譯《The Fish of Lijiang》由美籍華裔科幻作家、星雲獎得主劉宇昆翻譯。

  另一個好消息是掀起這一輪科幻熱潮的主角——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預計將在半年內翻譯成英語,“並著手開拓面向歐美市場的主流銷售渠道”。7月20日,劉慈欣與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有限公司、《科幻世界》雜誌社共同簽署了“三體”英文圖書版權合作協議。

  看起來,這都像是華語科幻“走出去”、甚至進行“價值輸出”的樣子。

  這種局面當然值得欣喜,因為這是華語科幻各股力量(創作者、讀者、出版者、評論者等等)精誠合作的結果,正是這種聚合在一起的力量,讓華語科幻的天地在短短三年之內煥然一新。

  但仔細一想,陳楸帆的獲獎與劉慈欣的進軍歐美市場這兩件事的性質並不完全相同。

  “三體”三部曲被翻譯成英語,無論如何,是一個市場行為;市場行為希望得到回報是天經地義的,但我不認為英譯的“三體”三部曲可以順理成章地佔領“面向歐美市場的主流銷售渠道”。在劉慈欣背後的華語科幻在世界科幻地圖上尚未形成龐大而強勁的勢力,佔據醒目而重要的位置之前,意圖只憑藉一部孤立的作品就能異軍突起,是不現實的。此事的操作者應該做好迎接失敗的準備。

  其實劉慈欣本人對此也有清醒的認識。我曾經問過他是怎麼看待和評價“三體”三部曲的,對它們有多少自信?——我説的是放在整個國際科幻小説的參考系裏面,不只是中國。他的回答是:“我沒有自信。比起國際上的科幻經典來説,它們還是粗糙一些,不夠精密,還能夠找到很多不成立的地方,其他方面也不是太成熟。……拿到國際上真的不行,我不認為西方讀者會對它感興趣。”我曾經以為這是他的謙虛,但後來逐漸明白劉慈欣不謙虛,他只是清醒。

  相比而言,陳楸帆的獲獎是更好地推廣華語科幻的途徑。如果華語科幻能夠成為這個獎項、甚至是雨果獎和星雲獎的常客,發揮的效應是巨大的。因此“三體”三部曲英譯是好事,但不是好在它會暢銷,而是它可以獲得與世界上其他的科幻優秀作品同臺競技的機會——比如説,就讓它去參加下一屆的“科幻奇幻翻譯獎”,如何?

  歸根結底,華語科幻需要的是更多的好作品。讓我們先把國內的科幻市場做起來。當像“三體”三部曲那樣引起巨大社會效應的作品多些再多些,像劉慈欣、陳楸帆那樣才華橫溢的作家多些再多些,華語科幻真正“走出去”的日子也就來到了。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