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何以感動我們?

時間:2012-05-18 10:48   來源:新京報

  這兩天大家都在談論央視一套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很少看電視的我晚上在家也等著看。全體網民為一套講美食的紀錄片而興奮,這件事情在當下的中國十分罕見,值得深究。

  《舌尖上的中國》已經播了三集,每一集都有一個主題。第一集叫“自然的饋贈”,講原材料;第二集叫“主食的故事”,顧名思義講的是主食;第三集叫“轉化的靈感”,講的是豆腐、奶製品這一類“偶然”的美妙發明。在一集50分鐘的紀錄片裏,導演和攝製組帶著觀眾探訪祖國各地美食,了解各式各樣與美食有關的人和事,整個片子節奏緊湊、製作精良,十分好看。

  吃對於中國人是一件重要的事。我們從小被教育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這一點首先體現在飲食上。在世界版圖上,做飯好吃的民族為此總是十分自豪的。在全球化的今天,美食輸出可能會被認為是一個民族對世界的頭一樁貢獻。法國的奶酪和麵包、西班牙的火腿、德國和比利時的啤酒、希臘的橄欖油、東南亞的咖喱、日本的壽司、韓國的泡菜、墨西哥的卷餅、阿根廷的牛排……這就是“吃貨”眼中的世界地圖。這張地圖是和諧的、動人的、充滿幸福的。

  中國的美食世界聞名,但往往被人誤解,因為它太過豐富、太過複雜、甚至可以説太過微妙。十年前,在大多數外國人那裏,宮保雞丁、木樨肉、左宗棠雞這幾道菜可能就代表了中國菜(Chinese),現在,美國小鎮居民大概也知道川菜和湘菜的區別了——美食的輸出和一個國家國際關注度的上升,或許不無關係吧。

  看《舌尖上的中國》是一件情感投入很大的事。有人説,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國人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事。在美國讀書時,發現幾乎所有留學生都練就了一手好廚藝,因為在美國很難吃到正宗的中餐。還記得有一次犯了魚香茄子饞,專門托有車的美國朋友載我去遙遠的中國超市買材料。朋友一開始很難理解為了一道菜天遙地遠開車幾十公里的瘋狂之舉,但做完飯後(以我初級的廚藝),他就不再疑惑了。出國的時候是籠統地想中餐,想水煮魚、想火鍋、想刀削麵、想廣式點心,回到北京,就想爸爸做的山芋粉圓子燉肉。美食事關童年記憶和身份認同,是最有效的族群凝合劑。身為中國人,再怎樣的“世界主義”,他還是會有一顆中國胃——一顆見過世面的、被慣壞了的、挑剔的中國胃。《舌尖上的中國》的聰明和討巧之處就在,給中國人看,是建設和諧社會,促進民族和地域包容融合;給外國人看,是軟實力建設。

  美食知識普及之外,《舌尖上的中國》拍得還很有感情,因為它十分關注人,關注自然。它的敘述是這樣開始的:“卓瑪和媽媽正在尋找一種精靈般的食物……”它以節制而溫情的語調,講述了許多和食物有關的人和故事,講述了許許多多的人為了尋找食材而付出的艱辛,為了製作美食而付出的勞動。它還講述了那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人向自然索取時的智慧,因此也更懂得敬畏自然。這種種“正面”的精神和故事,是不是在向當今中國食品工業的亂象溫和地提出批評?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