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退出不是春晚差主因

時間:2012-01-30 08:52   來源:齊魯晚報

  龍年春晚的語言類節目(相聲、小品、相聲劇),在我個人看來是多年來最差的一屆。春晚語言類節目大腕趙本山的退出,是語言類節目不夠給力的原因之一,但並非主因,語言類節目在春晚上首次被邊緣化,導致春晚語言類節目整體水準大幅下降,才是讓春晚整體上乏善可陳的主因。

  其實多年來我一直是春晚的力挺者,也理解春晚難辦,就像本屆春晚總導演哈文所説,春晚要讓所有人滿意根本不可能。在創新的前提下,本屆春晚的變化可謂明顯,去廣告、嚴格真唱等,是本屆春晚的最大變化。但這個變化,是用春晚以往主打項目語言類節目的邊緣化換來的。這個邊緣化,並不是説語言類節目的時間短了,而是重視程度不夠。

  作為主打喜慶歡樂氣氛的春晚,幽默的語言類節目以往在春晚中的分量基本佔到七成,春晚過後,大家討論比較多的都是語言類節目的流行語,這幾年才談談魔術什麼的,像《千手觀音》那樣讓觀眾津津樂道的非語言類節目,真是少之又少。可以説,語言類節目的成敗,基本上決定了一台春晚受歡迎的程度。但龍年春晚的語言類節目,顯然成了創新的犧牲品,矯正春晚以往的弱項無可厚非,但春晚的強項語言類節目表現太差,卻是矯枉過正帶來的後果。

  縱觀龍年春晚的語言類節目,不但觀眾津津樂道的流行語基本沒有,大多數節目甚至在基本的劇情通暢方面都有很大問題,新人沒能真正挑起大梁,大腕的作品咋看都像是簡單的"習作"。不管是蔡明的《天網恢恢》,還是新人擔綱的《今天的幸福》,故事之間的轉換總是顯得很“硬”。諷刺“穿越”成為龍年春晚語言類節目的選擇,新人擔綱的《今天的幸福》和黃宏的《荊軻刺秦》都在諷刺這一現象,但主題先行的痕跡也太明顯了。郭德綱弟子曹雲金首上春晚説相聲,其中出彩的臺詞全部是郭德綱五年前用過的東西,這不是在糊弄觀眾嗎?

  很多人把春晚語言類節目沒能創造出流行語歸結為趙本山的缺席,這種説法有一定道理,但並非主因。趙本山確實是春晚的主打,儘管有人不喜歡他,但在他確定缺席龍年春晚之後,還是有很多人擔心“沒了趙本山春晚還有啥看頭”?這種擔心在龍年春晚上不幸應驗。我個人認為,龍年春晚語言類節目的淪落,倒不是本山太強,而是其他人太弱,不但比本山弱,而且與他們自身以往的作品比也弱許多。黃宏此次的《荊軻刺秦》,與其2011年的小品《“聰明”丈夫》比,水準下降許多,蔡明的《天網恢恢》也比不上其2011年的《新房》。可以説,語言類節目大失水準,讓龍年春晚基本沒有看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