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必須苛求《水滸傳》們不能“穿幫”

時間:2011-08-09 13:07   來源:中國網

  新版《水滸傳》正在安徽、東方、天津、山東四大衛視上星熱播,雖然收視率並不如前期宣傳那樣火爆,但收視基本符合各衛視的預期。儘管新版《水滸傳》逃過了被“全盤否定”的命運,剛開播便出現的歷史常識錯誤卻讓新《水滸》雷翻觀眾。(8月8日 《南方日報》)

  西方史學家克羅齊説,“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現在這一句話有了新的定義與闡釋。除了“以史為鑒”、“歷史總是或簡單或複雜地進行重復”的因素之外,在影視作品上,我國幾乎所有的歷史劇,在嚴重“穿幫”的事實面前早已退化成了“穿越劇”。套用句式可以説——“一切歷史劇都是穿越劇”。正在熱播的電視劇新版《水滸傳》也很快成為了穿越劇:“當看到那一片金燦燦的玉米地時,哥樂了!”天涯論壇上有網友這樣説,“玉米在明朝才引入中國,宋朝的時候哥倫布還沒發現新大陸呢。”

  綜合近些年來歷史劇集中出現的穿越錯誤,筆者假設了這樣一個場景:喊著顧炎武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劉皇叔,坐在有礦泉水瓶的草地上,談論著東西漢的年代劃分問題,遠處的建築上挂著幾個白色的空調外挂機,天空中還有一絲“飛機拉線”……不知對於此種場景,你是熟悉還是不熟悉?

  “四大名著”的題材個個很重,想要讓所有觀眾都滿意很不現實。從選演員到演戲,從剪切到後期製作,觀眾都想表達自己的看法。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讓陸毅演孔明、讓張涵予演宋江,也都因為太過奶油、身高過高等問題被質疑過。但坦白講,新《水滸傳》能取得“毀譽參半”的評價,已經十分難得。

  每部電視劇都有“穿幫”。歷史劇的“穿幫”問題,很像是觀眾們的大驚小怪。一些製作精細的美國大片都在“穿幫”,又何必苛求於中國導演們呢?從知識普及的角度講,看了宋江與公孫勝站在玉米地裏的場面,也不至於影響于中小學生的歷史常識,更不會影響到電視作品的收視率。但必須要説,電視劇尤其是歷史劇的細節必須要引起重視,防止“穿幫”鏡頭出現,既是對經典著作的尊重,還是對觀眾智商的尊重,更是對藝術作品的尊重。

  歷史需要正常的展現,常識需要如實的表達,這是影視作品上升為精品、經典,昇華藝術水準的基本底線。對於重大題材的歷史劇而言,花幾百萬請“型男”來增強陣容,不如花幾萬員請位歷史教授來上一堂歷史常識補習課。北宋末年有無玉米、有無棉花、有無馬鈴薯等問題,只需要一兩個小時就能得到答案,然而,我們的導演就是習慣性地將之忽略掉了。據説新版《西遊記》花了1500萬聘用了好萊塢特技製作人員,我在想,電視劇能不能花15萬買塊“橡皮”在圖像上擦一擦古建築墻壁上的空調呢?

  一部不尊重細節的電視劇,因為“穿幫”造成的硬傷,是斷然成不了傳世經典的。在一輪又一輪的翻拍中,這些電視劇只會成為新翻拍電視劇實現“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任務的炮灰。而唯有尊重史實,才會讓處於翻拍大浪中的電視劇立於不敗之地。就像那些經典電影,雖然它們並非彩色,但藝術成就在那裏擺著,導演的誠意在那裏擺著。歷史劇即便承擔不起普及史識的作用,也代表著導演們對觀眾的誠意與對藝術的追求。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