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襯物”不應是網路文學的宿命

時間:2011-04-25 14:17   來源:中國網

  據中國作協官網於今年3月2日發佈的《關於徵集第八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的通知》顯示,在目前已經啟動的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的評獎規則中,首次加入了對網路文學的參評要求。這是繼去年魯迅文學獎向網路文學遞上橄欖枝後,我國又一個高端文學獎項向網路文學首次敞開大門。(4月21日《華西都市報》)

  儘管茅盾文學獎向網路文學首次敞開大門,但是,我們看到的也並非是一片希望,相反,網路文學作家們不僅沒有了在賺取讀者點擊量面前的自信,而且多多少少顯得有些底氣不足,甚至是充滿了自餒的情緒。原因何在?

  網路作家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確定報名參評本屆茅盾文學獎,但他很淡定地表示:“得獎可能性幾乎為零”,難道他自己不想得獎嗎?還是對茅盾文學獎的評價標準存在不滿呢?他自己給出的理由是“我的作品跟這個獎所一向認可的文學品味,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而因寫出網路熱門穿越小説《回到明朝當王爺》獲超百萬收益的網路作家月關認為“得獎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因為主流文學與網路文學的審美差別,短時間不會有大的改變”。

  不難看出,無論是評獎取向的差異還是審美差別的存在,都決定了網路作家們不得不採取“淡定”的姿態。也就是説,並非是不想獲獎,而是一開始就註定了“結果”。那麼,茅盾文學獎向網路文學敞開大門的意義何在呢?這是我們不能不思考的問題。

  如果根本不可能獲獎,那麼,茅盾文學獎向網路文學敞開大門僅僅是讓網路文學作為陪襯物而存在的嗎?如果僅僅是一種陪襯的存在,那麼,這種接納的意義和價值豈不是一種虛無嗎?

  當下下社會中的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網路文學作品數量激增,眾多文學網站訪問量屢創新高,一大批網路作品和寫手受到追捧,一撥撥點擊率高的作品被遴選下載出版,登上了暢銷書排行榜……網路文學,這個一度連正名都困難的文學“形式”,已經實實在在地走進了社會的視野。甚至對網路文學的研究也由冷門變為顯學。由此,可以説,茅盾文學獎向網路文學敞開大門一種必然,但是,這種必然不是讓網路文學成為“陪襯物”的理由所在。

  筆者以為,儘管茅盾文學獎向網路文學敞開大門,對網路文學來説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僅僅停留于“陪襯”的程度,恐怕就走上了事物的反面。誠然,網路文學雖然有一些特色和亮點頗具創意,比較能吸引公眾眼球,但要是站在文學藝術的角度看,大部分網路文學作品的語言是蒼白和單調的,缺少相對的審美空間,有走向惡俗的傾向。但是,既然敞開了大門,就應採取更為開放的姿態。一方面幫助網路作家深刻認識到網路文學的缺陷,另一方面,也不能讓僅僅是被認可,否則,也無助於推動網路文學的發展。

  每一次新的文學載體的出現,都不同程度地改變了文學本身,或者説給文學帶來了新質。對於當前網路文學的創作,我們不能以傳統文學的範式挑剔指責,應以一種寬容的心態來對待,多些關注與鼓勵。或許,茅盾文學獎向網路文學敞開大門的最大意義就在於此。道理很簡單,網路文學是新生兒,孕育了無數的可能性、無數的希望,但要健康地成長乃至成熟,還需要時間,也需要多方面共同的努力。也只有在這樣的立場上,才能縮短茅盾文學獎與網路文學的距離,而不是讓其僅僅成為“陪襯物”。

  “陪襯物”不應是網路文學的宿命。(朱四倍)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