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關注臺辦主任交接 謝長廷劍指黨主席?(3/18—24)

時間:2013-03-25 07:41   來源:台灣網
  上周島內輿論關注的熱點包括:兩岸關係互動的氛圍,因為大陸政局換屆、新人就任,更令人期盼;謝長廷派代表出席第十一屆兩岸關係研討會,將成民進黨第3個“政治太陽”嗎?臺當局“文化部長”龍應臺提“通姦除罪化”,引發正反各種迴響。

  臺媒關注大陸臺辦主任交接

  3月17日,全國兩會閉幕,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也進行了交接。臺灣《旺報》發表社評説,王毅由國臺辦重返外交部,接任國臺辦主任的是外交部副部長張志軍。有兩岸經驗的人出掌外交部,有外交經驗的人主管兩岸事務,未來大陸對臺工作,協調性問題將完全化解。共圓“兩岸夢”和“中國夢”,兩岸民眾都有深切的期盼。

  針對新任國臺辦主任張志軍22日出席第十一屆兩岸關係研討會時首度亮相,臺灣《聯合報》23日發表社論稱:張志軍的形象蘊斂而不張揚、真摯而不賣弄,政策觀點善意而無霸氣、進取而不倒退。總的來説,張志軍給人的第一印象,不錯!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3日發文説,張志軍闡釋了今年“穩步推進兩岸關係全面發展”的觀點,其中有關兩岸交流、協商的部分既遵循了中共中央所定的方向,也與臺灣方面的期待相符。這是他首度發表對發展兩岸關係的完整講話,顯現了相當明確的積極性,令人樂見和肯定。

  民進黨將升第3個“政治太陽”?

  民進黨大佬謝長廷的“臺灣維新基金會”22日派出3位代表,參加了由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辦的第十一屆兩岸關係研討會。對此,綠營中人寄望甚殷;亦有媒體指出:已經有蘇貞昌、蔡英文兩個政治太陽的民進黨,明年可能有第3個政治太陽要升起來了,那就是:蘇貞昌的宿敵謝長廷。

  參加了此次兩岸關係研討會的綠營學者吳子嘉表示,國臺辦舉辦的第11屆兩岸關係研討會,謝長廷派代表出席,不僅是確立了他在民進黨內民共交流的角色,而且蘇貞昌若無法自我超越,續抱“反中”路線,明年黨主席連任之戰勢將面臨嚴峻考驗,謝長廷則可取而代之。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3日指出,吳子嘉的放話,是在替謝長廷造勢,還是自己另有盤算?隨著時間的推移,答案很快就會接曉。然而,謝係人馬捧國臺辦的場,雖非謝長廷在兩岸關係中的起手式,但可讓蘇貞昌忐忑不安,不知謝天王是否在劍指民進黨主席之位了。

  龍應臺提“通姦除罪化”引正反迴響

  上周,臺當局“文化部長”龍應臺一番“通姦除罪化”的論述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震撼臺灣社會。通姦在島內被列為“刑事罪狀”,是一個具有高度爭議的敏感議題,如今龍應臺大唱反調,其知名作家和官員的雙重身份,不僅使“通姦除罪化”的主張再次在島內坊間引起廣泛議論和關注,更讓各界好奇臺當局的“鐵板”立場是否有軟化的跡象。   

  臺灣《中國時報》19日的社論認為:用“刑罰處罰”通姦的問題在於它所製造的問題,遠比所能解決的問題多。要做到“通姦除罪化”,應將相應“民事救濟”的配套措施載入“民法”,此事關係臺灣“刑事政策”走向,終須有個正確的判斷,“通姦除罪化”的時刻到了。

  但香港《大公報》20日文章則指出,雖然臺灣社會要求“通姦除罪化”的聲音此起彼伏,但曾有民調顯示近8成人不贊成“通姦除罪化”,擔心婚外情如脫韁野馬、無“法”可管;雖然深知“情已逝”,但也要以法律為武器懲罰背叛的一方。看來,“通姦除罪化”在島內還要走漫長的道路。

  臺灣留不住“高等人才”?

  臺灣政治大學某博士生辭去助教職務,回到家鄉賣雞排,遭到郭臺銘批評“這是教育資源的浪費”;與此同時,曾在“世界麵包大師賽”中獲得冠軍的吳寶春想在臺灣申請EMBA(在職企管碩士),但礙于只有初中學歷而作罷,新加坡大學卻願意派員來臺面試。兩件事一下子在島內社會又炒熱了“新加坡能,為什麼臺灣不能”的題目。

  臺灣《中國時報》22日發表社論説:郭臺銘是社會名人,他的批評動見觀瞻,對社會自有相當影響;但是坦白説,郭董所批的這種世俗所謂“高學歷低就業”現象,其中不僅牽涉到“學非所用”,而所謂的“學用落差”其實往往隱含了某種説不出口、卻存在於許多人心中的“職業貴賤”價值爭議。 
 
  臺灣《聯合報》22日指出,這兩個例子以極端的對照,好像同在演繹“學歷無用論”。但吳寶春終究想回到知識的殿堂多學一點,還説過最怕外界拿他的例子去強調“學歷無用”。其實今天這些故事的核心,不是學歷有沒有用,而是“學歷的價碼”與“知識的價值”的比較;而在此思辨之間,也正凸顯了臺灣教育體制的形式主義,對於“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傳統概念也該有一番檢驗。(趙靜)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