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補選兩黨有得失 臺灣景氣升溫復蘇(1/28—2/3)

時間:2013-02-04 07:43   來源:台灣網

  1月26日,臺中市第二選區“立委”補選,國民黨顏寬恒以不到1%、1138票的些微差距擊退民進黨傾全黨之力輔選的陳世凱。民進黨因以此次補選作為“罷免第一站”,選舉結果頗受關注。上週一,臺灣“行政院經建會”公佈去年12月的景氣對策信號,終於出現2011年8月以來第一個綠燈,臺灣景氣終於出現溫和復蘇跡象。同時有消息傳出,臺灣公務員考選部門正在研議招考“兩岸事務公務員”的議題,島內兩岸事務專業人員斷層空缺現象,該如何因應?

  臺中“立委”補選  國、民兩黨有得有失

  1月26日,臺中市第二選區“立委”補選揭曉,顏寬恒以1138票些微差距獲勝。民進黨盡力協助陳世凱選舉,最終落敗。但就選舉過程和得票數觀察,國民黨和民進黨雖然得失互見。

  香港中評社28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就結果論,民進黨確有小傷,綠營支援者也難免失望;但是,打到平分秋色,小輸千余,算是輸得漂亮,未傷筋骨。氣勢還在民進黨還有跟國民黨爭鋒的本錢。

  而此次選舉,藍綠盤面大幅拉近,國民黨優勢不復存在的現象頗值得關注。華廣網刊載評論文章分析指出,這對國民黨無疑是非常大的警訊,以此種情況推論,若國民黨不能妥善改變施政狀況,目前的情況持續下去,明年的“七合一”地方選舉,國民黨情況堪憂。

  由於藍綠縮小差距,故有民進黨“雖敗猶榮”之説法。澳門《新華澳報》29日刊載評論文章指出,蘇貞昌被“火大遊行”燒昏了頭腦,將這場“立委”補選定位為“罷免第一戰”,把一場本來是極為單純的地方性選舉,賦予了極為嚴肅的政治意涵,併為此而進行了全黨總動員,但投票率卻只有48%,連“罷免案”的第一道“門坎”——過半投票率也跨不過,就此一點而言,等於是宣佈“罷免第一戰”徹底失敗。這根本不是“雖敗猶榮”,而是“輸到貼地”。

  雙方有得有失,各須警醒。海峽之聲刊載評論文章説,這對國民黨來説不啻於是一記警鐘,如果繼續讓民眾無感,將來可能會面臨更大的壓力;而經此一役,也顯示民進黨“罷馬”主張也沒有得到更多的人支援,未來民進黨再提不出有建設性的主張,“藍消綠長”的勢頭也後繼乏力,更不用提“翻盤”。

  經濟“U”型復蘇出現 臺灣景氣升溫

  臺灣“行政院經建會”公佈去年12月的景氣對策信號,出現2011年8月以來第一個綠燈,“主計總處”調高今年全年預估經濟成長率至3.53%,較前次預估多了0.38個百分點,顯示臺灣“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預言的“U”型復蘇走得比預期順利,代表臺灣景氣出現溫和復蘇。

  臺灣《經濟日報》2月1日發表社論文章分析臺灣景氣將會逐步好轉的可能性。在股價指數不斷墊高之下,民眾的消費信心也會跟著提升,因而第1季的民間消費應會優於預期。投資方面,由於ECFA之後,臺灣的民間投資及外人來臺投資(包括臺商回臺及陸資來臺)都呈現逐漸加溫的狀況,也將是2010年以來最佳表現。美、中、日三大經濟體都走高或回穩,奠定全球景氣復蘇的基礎。連續有兩個預測機構調升今年全年的臺灣經濟成長率看法,顯示U型復蘇的U底比預期短,真的要出現了。

  臺灣《中華日報》發表社論説,景氣燈號轉變為綠燈,消費者信心指數上升。但美日實施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之際,臺灣如何避開匯率波動風險?催化出口能量,平抑進口物價,刺激內需規模,亟待當局掌握時機,推動各項提振經濟方案,帶動經濟走上復蘇之路。

  臺灣兩岸事務專業人才斷層現象引起關注

  據臺當局“行政院”考選部最近一份調查報告指出,目前島內公務機關在涉及兩岸事務機制與人力配置上,存在著經驗有限、人力吃緊、人才不足的高度壓力。故有消息傳出,臺灣公務員考選部門正在研議招考“兩岸事務公務員”的議題。

  香港《大公報》刊文指出,島內公務機構需要專業人才處理兩岸事務已是刻不容緩,但從1月舉行的臺灣公務員考試情況來看,部分考生對大陸的政治體制相當陌生。隨著兩岸交流進一步升溫,未來島內涉及兩岸的事務必會大增。而島內公務機構重視選拔兩岸事務人才,也會讓民間更加關注大陸政治經濟發展的現況。

  海峽之聲發表評論文章分析臺灣如何才能延攬兩岸事務專業人才,文章指出,專業人才要精通專業知識,不僅要熟悉兩岸相關領域事務,還要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認同及其深化推進策略的精準把握。島內面對兩岸事務專業人才急缺的困境,一要深入交流,二要努力培養,才能延攬到合適的人才。(張潔)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