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合會傳佳音 臺北會談增進認同(12/10—16)

時間:2012-12-17 11:01   來源:台灣網

  上周,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經合會)第四次例會在廣州召開,本次例會達成多項共識,成果豐碩。同時,本月10日至11日,由兩岸統合學會舉辦的“臺北會談”在臺北舉行。兩岸學者專家就“強化認同互信,深化和平發展”進行了充分和熱烈的討論。島內,臺灣2012年度代表字大選揭曉,“憂”字以8094票居冠,引起諸方議論。

  兩岸經合會第四次例會成果豐碩

  本月11日,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第四次例會在廣州召開,本次例會達成多項共識使兩岸經貿合作再向前邁進一大步,成果相當豐碩。

  香港《大公報》12日發表評論指出,經合會迄今共舉行四次會議,可謂成果豐碩,不僅回顧和評估ECFA早期清單的執行情況,更積極推動ECFA後續協商,為兩岸工商界營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而後繼續投入兩岸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後續協商,啟動爭端解決協議的商談。經合會肩負落實和推動ECFA的重任,雖然任務艱巨,但屢屢交出佳績,不負眾望。

  關於兩岸經合會本身價值,島內《中央日報》12日發表社評文章指出,經合會經過4次例會,代表經合會已如海基、海協兩會一樣,邁向制度性的協商管道,扮演起兩岸經濟合作的協商平臺,有助於雙方經貿往來的互利雙贏,更能借由分工合作,優化彼此的經濟結構。

  兩岸肯定“臺北會談” 增進互信凝聚共識

  本月10日至11日,由兩岸統合學會舉辦的,以“強化認同互信,深化和平發展”為主題的“臺北會談”在臺北福華飯店舉行。兩岸專家學者在平等對話和充分溝通的平臺下,對共同關注和關心的兩岸問題進行交流。

  《人民日報海外版》12日刊文指出,此次會談兩岸各方學者專家齊聚一堂,可謂“紅藍綠三方思想交鋒”。兩岸學者針對認同差異各抒己見,不少學者認為,建立兩岸認同互信,文化認同是突破口。臺灣亞太和平基金會董事長趙春山與會時指出,他希望兩岸從振興中華民族著眼、弘揚中華文化著手,在民族整體長遠利益考量下,期盼兩岸未來能通過文化交流,建立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

  從本次“臺北會談”的主題來看,兩岸專家學者都更為關注兩岸政治議題。香港中評社發表社評指出,本次會談對兩岸政治議題的交流與溝通達到了更高的廣度和深度。兩岸認同與互信問題是兩岸政治議題中的重要方面,也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正確面對和處理兩岸認同問題就應當客觀、全面、辯證地看待兩岸關係中始終存在的既有因素以及隨著兩岸關係發展隨時可能出現的新形勢、新變化、新問題。

  臺灣年度代表字:何以解“憂”?

  臺灣2012年度代表字大選近日揭曉,“憂”字以8094票居冠。關於“憂”字解讀,一種偏悲觀,另一種則指出要看到“憂”字中的積極力量。

  臺灣《中央日報》11日發表評論指出,民眾的“憂”,從正面解讀代表了社會已了解到問題的嚴重性。有了憂患意識,才有可能坦誠面對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案,尤其是整體社會的憂患意識,更有助於凝聚力量來攻堅克難。此時此刻,最怕的是“懷憂喪志”,彼此互相指責,互不相讓,此一情況,才是憂中之憂。(張潔)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