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吳會開啟機會之窗 陳水扁炒作不停歇(3/19—25)

時間:2012-03-26 14:46   來源:台灣網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22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一行,受到輿論一致好評。兩岸人民紛紛對兩岸關係發展成果予以肯定也深切期待更多的和平紅利。有媒體評價“胡吳會”將開啟兩岸歷史機會之窗,既回顧過去又展望未來。島內,陳水扁上周開始向外界放話要馬當局徹查319槍擊案,此舉被認為是又一場自導自演的政治炒作。至於民進黨方面,一面放話要與大陸交流一面又打著堅持“臺獨”旗號。“臺獨”又怎麼可能帶來兩岸的和平、互動、發展與繁榮?這不禁讓人想問:民進黨,你到底是要幹嘛?

  胡吳會晤開啟兩岸歷史機會之窗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22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一行。胡錦濤強調,在反對“臺獨”、認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符合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符合時代發展進步的潮流。我們應該沿著這條正確道路繼續向前邁進,不斷鞏固成果、深化合作,努力再創新局,為臺海地區謀和平,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4日指出,“胡吳會”是兩岸最直接、有效與的溝通平臺,兩岸高層透過面對面交換意見,可以溝通雙方意見、增進彼此了解、建立雙方互信,對兩岸關係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有網友刊文評價,“胡吳會”是2012年兩岸開年的大事情。真誠希望國共兩黨以兩岸同胞福祉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為重,面向未來,增進互信,良性互動,聚同化異,為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香港《大公報》刊發5篇文章配發4張圖片予以報道。該報文章稱,胡錦濤和吳伯雄都肯定兩岸和平發展是正確方向,將珍惜已有成績、繼續穩健前行。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王建民稱,國共雙方均對兩岸關係發展高度肯定,“這是一次歷史機會之窗”,國共平臺是成功的,不可被取代的。 

  《澳門日報》則表示,“胡吳會”時機上是“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是十分重要的一次會談。

  陳水扁“自導自演”炒作319

  牢裏的陳水扁,透過去看望他的呂秀蓮向外放話,要求馬當局重查“319事件”,並反説馬當局“迄無交代”。作為319謎團中最大的嫌疑者,陳水扁這場“自導自演”的鬧劇顯然缺乏底氣。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1日表示,這又是一種政治炒作,意涵至少有二:一是挑撥藍營情感,表示馬當局無意查明真相;二是馬當局一旦啟動調查,扁迷又可動起來了。

  臺灣《旺報》22日直言,“319槍擊案”是民眾的恥辱、選舉史的污點,也是對民主政體的鄙視。8年過去了,依然是一個政治污點。不管陳水扁葫蘆裏賣什麼膏藥,民眾都相信他一定知道真相,也相信他希望真相永遠隱沒迷霧中。

  香港《大公報》22日發表評論認為,不少人認為案發後最大的得益者是陳水扁,然而從“319案”後的臺灣政治局勢來看,陳水扁非但“未得益”,還成為大輸家。

  臺灣《新生報》24日指出,事過境遷,查出真相難度頗大,但社會大眾莫不期待還給歷史“319槍擊案”真相,本案是否改變當時臺灣政治局面已不重要,呂秀蓮提出質疑,表示出她對陳水扁的不信任。

  民進黨無法跨越“兩岸罩門” 

  敗選檢討一個月後,民進黨終於踏出一步,該黨發言人羅致政以個人身份登陸、進行兩岸交流。但羅等人邁出的一小步是否成為兩岸歷史的一大步?民進黨如何在堅持“臺獨”與反對“九二共識”之間權衡?可能權衡嗎?這些問題也最終成為民進黨無法跨越的“兩岸罩門”。

  有島內媒體分析指出,民進黨對大陸的態度以及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已經成了選舉中被操弄的另一張牌。民進黨的一系列動作只是借機向選民證明,自己也具備與大陸打交道的能力,若認為民進黨要借此調整其兩岸政策,一定能端出“新菜”,恐怕是過分樂觀。

  臺灣《中國時報》24日指出,民進黨可説作繭自縛。從過去的反對全面“三通”、扺制ECFA、反對陸資、陸客赴臺,到拒絕承認大陸學歷等,都只是讓民進黨處處顯得與現實脫節,無法贏得選民的認同。羅致政等人也許踏出了第一步,但是前路險阻重重,不代表可以開花結果。交流只是第一步,更關鍵的是民進黨兩岸政策要合乎現實。

  香港中評社25日表示,求穩定、求和平、求發展已經成為當下臺灣社會的主流民意,“臺獨”又怎麼可能帶來和平、互動、發展與繁榮?搞“臺獨”的民進黨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但大陸不會答應,臺灣人民更不答應。“臺獨”不會有和平,民進黨近來所希求在“臺獨”路線下的兩岸互動無論在理論上和現實上都沒有絲毫可能,這一點不容置疑。(高斯斯)

更多七日視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