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美:臺灣問題不應成為兩國關係障礙

時間:2015-09-24 08:15   來源:台灣網

  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啟程赴美進行國事訪問。對於中美兩國領導人會談的議題,臺灣問題雖不似網路安全、南海問題、投保協議等被外界熱議,但仍是不可能回避的一環。在兩岸關係發展新的重要節點上,若中美領導人能夠在臺灣問題上進行具有建設性的會談,不僅可以給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變數“打預防針”,而且將極大地促進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

  臺灣問題角色的轉變

  從歷史縱向來看,臺灣雖然一直是美國牽制、制衡中國大陸的一枚棋子,但是隨著中美關係的變遷,其角色也不斷發生變化。

  在小布希執政時期,美國對臺灣問題的看法經歷了“先揚後抑”的重大變化。小布希上臺之初,奉行“先發制人”的新保守主義策略,對華政策十分強硬,甚至出現了南海撞機等較為激烈的衝突事件。在臺灣問題上,小布希拋出了所謂的“盡全力協防臺灣”論,將臺灣地區領導人“過境”美國的層級大幅提升,並同意史上最大規模的對臺軍售案等。但是,隨著“911事件”的爆發,中美兩國建立了新的合作基礎,雙邊關係也呈現穩定發展的狀態。在臺灣問題上,由於陳水扁推動“法理臺獨”活動,嚴重危害臺海地區和平穩定,最終招致中美兩國聯手管控“臺獨”。

  奧巴馬執政以來,中美關係雖然波折不斷,但總體維持了合作發展的關係。在臺灣問題上,美國雖宣佈了3次大的對臺軍售案,金額也實現了創紀錄的180多億美元,臺美各層面的交流也實現重大突破,但在兩岸談判議題上,美國政府的態度是正面的。美國在2009年和2011年的《中美聯合聲明》中表示,“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期待兩岸加強經濟、政治及其他領域的對話與互動,建立更加積極穩定的關係”。美國各層級官員還無數次地表示樂見兩岸關係改善。因此,臺灣問題在中美關係中的曝光度大幅下降,對中美關係的破壞性顯著降低,也是在此次“習奧會”上沒有被媒體炒作的原因之一。

  當前是一個重要節點

  對於臺灣問題而言,目前最大的變數是島內政局變化。2016年1月16日,也就是100多天以後,臺灣將舉行“總統”和“立委”選舉。按照目前的情況看,國民黨很有可能失去“中央”執政權,同時也將失去“立法院”的主導權,淪為在野黨和少數黨。

  實際上,大陸並不在意臺灣由誰執政,但在乎執政黨的兩岸政策。在過去7年多的時間中,由於國民黨和馬英九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因此兩岸恢復了制度化協商,簽署了20余項協議,實現了全面“三通”,臺海地區維持了和平穩定狀態。如果明年由民進黨上臺執政,那兩岸關係又將經歷一次重大考驗。迄今為止,民進黨仍不承認帶有一個中國意涵的“九二共識”,也沒有提出任何能夠讓大陸接受的兩岸交往的政治基礎。相反,蔡英文堅持不放棄“臺獨”黨綱,僅提出了概念模糊的“維持現狀論”,並維持所謂的“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

  對於臺灣政局變化,大陸已經提前釋放了諸多政治信號。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民革、臺盟、臺聯委員時發表對臺重要講話,提出了“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之説。5月,習近平總書記會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時提出,兩岸關係發展處在新的重要節點上。9月16日,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強調,如無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兩岸在此基礎上建立的政治互信及制度化協商機制就會坍塌。

  臺海穩定符合美國利益

  如果明年臺灣實現政黨輪替,兩岸關係發展會走向何方?這是美國不容回避的問題。正如美國學者無數次指出的,兩岸關係發展不僅涉及到海峽兩岸,而且攸關美國的利益。

  美國認為,過去7年多的兩岸關係“一點都不讓人擔心”,同時提出“美臺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如果美國認可過去一段時間兩岸關係發展,那就應該積極予以肯定,並對不利於此種關係發展的因素盡最大限度地予以消除和限制。具體而言,美國政府應該發揮影響力,壓制和導正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臺獨”思潮和“臺獨”勢力。

  但事實上,美國似乎並沒有走在這條道路上。今年6月蔡英文訪美期間,美國給予其高規格接待待遇,也沒有批評其兩岸關係主張,因此被外界解讀為接受和支援蔡英文。9月22日,美國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康達和國務院負責東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拉塞爾在華盛頓外國記者中心舉行有關習近平主席訪美的記者會。在被問及臺灣問題時,康達稱,“美國支援臺灣的民主進程,不會干預”。拉塞爾提出,美方一直表明美國非常重視臺海保持穩定,美國也尊重臺灣人民行使“民主”權利,美方繼續建議北京方面克制,以維持和建設信任與穩定。言外之意是,對因島內政局變化而發生的兩岸緊張關係,美國施壓的重點不是蔡英文,反而是中國大陸。這代表美國對蔡英文兩岸政策的重大變化。

  如果美國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兩岸關係和平穩定將更難以維繫。島內“臺獨”分子會將其解讀成美國向蔡英文發出的信號,民進黨的“臺獨”轉型將失去另一個推動因素。甚至,民進黨還會進一步加以操作,推動島內走向類似陳水扁式的“臺獨”道路上。對於大陸而言,絕不可能接受美國任何的施壓。一方面大陸已經對“臺獨”政權的政策定調,並向外界釋放出了大量的強硬信號,不可能冒著戰略信譽被懷疑的風險進行妥協;另一方面,這也完全不符合新一屆大陸領導人的執政和決策風格,在涉及核心利益問題上,大陸是不會做出任何妥協的。(作者:張華,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科研處副處長)

  (本文係台灣網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