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網評:兩岸相向而“+” 一切皆有可能

時間:2015-07-22 08:00   來源:台灣網

  “網際網路+”近年火爆兩岸,卻並非所有人都清楚這個小小“加號”的意義。到底要“+”什麼?兩岸又該怎樣一個“+”法?——每一個身處“大潮”中的兩岸網友都想知道答案,每一個正在出席第七屆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的參與者都在找尋答案。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秘書長盧衛認為“網際網路+”包括3方面:一是“+技術”,二是“+思維理念和模式”,三是“+融合、+創新”;盧衛還指出:無論你見或者不見,“網際網路+”大潮已來,看不見、看不懂,就會來不及。

  那麼,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被形容為“遭遇了自2008年以來的第一次急剎車”的當下,兩岸的“網際網路+”合作,會“來不及”嗎?

  臺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顧問、臺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産業發展協會理事長詹宏志代表本屆論壇臺灣主辦方致辭時説,今年的論壇主題“網際網路+”是個了不起的主題,自己也曾有過類似想法,一個社會如果網際網路産業發展得好,所有産業都會變強。

  靈狐科技首席戰略諮詢師費悅明演講時説,網際網路改變了人們的觀念,讓很多人把以前認為的不可思議、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他還分享了一張“一群大學生討論江浙夜景亮眼”的照片,激動地説:今天我們站在“網際網路+”的大潮面前,希望未來“網際網路+”的大潮像江浙夜景一樣“亮瞎”全世界。

  在歷經七屆仍然活力爆棚的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上,在兩岸業界人士充滿激情與夢想的“滔滔不絕”中,我們很容易找到以上問題的答案。期待更幸福、更美好生活的人們,無論身處海峽的哪一端,都在以實際行動詮釋一個事實:支援兩岸和平發展已是兩岸主流民意,兩岸和平發展作為歷史潮流已不可逆轉,一些“臺獨”分子假裝“看不見、看不懂”,最終都將被扔進歷史的故紙堆。

  七屆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從2009年第一屆起輪流在北京與臺北舉辦,主辦方也包含了兩岸業界,在在顯示著雙方“相向而行”、努力“1+1>2”的智慧。如今論壇在兩岸業界早已樹起了名牌效應,第七屆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不僅要讓網際網路“+”起來,更期待把兩岸更緊密地“+”在一起。

  時勢造就英雄,你看或不看的“網際網路+”時代已經擺在眼前,能不能抓住機遇,能不能在這場時勢中變成英雄,期待兩岸業界都拿出魄力。反過來,每一個拼搏在追夢路上的兩岸人,能否為包括自己在內的全體同胞造就一個值得期待的全新未來,也需要舍我其誰的擔當。論壇總有閉幕的時候,但閉幕不是結束,只是開啟了另一個新的開始。君不見,論壇之外,若干項目和規劃正在醞釀與發酵,以合作謀共贏、借助網際網路促進兩岸經濟發展的願景正在逐步變為現實。只要兩岸有“相向而+”的心與力,有創新融合的膽識,一切都來得及,一切皆有可能!(台灣網評論員 趙靜)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