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中國夢”是兩岸中國人共同的民族動員令

時間:2013-03-18 08:03   來源:台灣網

  2013年的全國兩會註定是一場決定中國未來改革發展命運的重要會議,黨的十八大精神在這裡化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在影響著國計民生的方方面面;而那個美麗的“中國夢”,也再次成為熱詞迎來兩岸同胞的共同關注。有外媒稱:“中國夢”已成“習李時代”亮麗的政治標簽和最好的民族動員令;而筆者則要説:“中國夢”是對臺灣海峽兩岸中國人共同下的一道動員令,因為“中國夢”的實現臺灣無法缺席,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兩岸同胞共同的責任。

  2013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時即表示“我們真誠希望臺灣同大陸一道發展,兩岸同胞共同來圓‘中國夢’”。這一呼籲不但在兩岸民間引發廣泛反響,也使得“兩岸夢”、“中國夢”變成了今年的“兩會熱詞”。

  臺灣籍人大代表江爾雄用“盼團圓、聚九州,襄盛舉、共圓夢”概況自己對兩岸未來發展的期盼,也説出了大多數兩岸同胞的心聲。臺灣少數民族代表陳軍説,兩岸少數民族的大融合就是自己心中的夢,“到那個時候大家的心靈融合起來了,那麼我們國家的統一還會遠嗎?”作為1895年臺灣“公車上書”、抵制《馬關條約》的臺灣舉人汪春源的後人,人大代表汪毅夫説,“我剛剛過了63歲的生日,但我仍要努力工作,實現我們的‘中國夢’。我們的大好河山,説割讓就割讓了!這是絕對不能再發生的事情!”

  “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新任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發表就任宣言時的講話,9次提及“中國夢”, 44次提到“人民”,有關“中國夢”的論述更是一度被掌聲打斷。

  臺灣《聯合報》發文指出:“中國夢”的提出讓不少臺灣民眾都有共鳴,而這位新當選的“最了解臺灣的”國家主席是希望“用真心與臺灣民眾搏感情”。雖然“兩岸夢”與“中國夢”的稱謂不同,但二者本質同一,而且目的都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因此這兩個夢“合二為一”,邁出的也是振興中華民族的第一步。臺灣媒體的看法,與臺灣籍人大代表孔令智不謀而合,孔令智認為:“‘中國夢’的實現必將帶動‘兩岸夢’的實現,而‘兩岸夢’的實現也必將推動‘中國夢’的進程。在推動‘中國夢’這個大夢的過程中,臺灣同胞也將貢獻他們的力量。”

  習近平説,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而這裡的“人民”,毫無疑問是指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李克強17日會見記者時表示,“‘同胞’這個詞、這個理念在中華文化當中是根深蒂固的,我認為這也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根源……花好總有月圓時,我們願意與臺灣共用發展機遇,一道維護好、建設好我們的共同家園。”

  有人大代表説:習近平很形象地把一個比較深的理論,變成每一個民眾甚至小朋友都很容易理解的內容,這更容易凝聚民心、鼓舞士氣。是的,不管是兩岸民眾,還是海外華人,對“中國夢”都會很熟悉,因為大家都期望中國人有一個幸福的未來。無論是“臺灣夢”,還是“兩岸夢”,都是“中國夢”的組成部分。今年2月,臺灣競爭力論壇公佈的民調顯示,有90%的臺灣人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員,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也達到61%,這顛覆了以往所謂很多臺灣人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論調。大陸和臺灣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只有兩岸同胞同心協力,才能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邵宗海曾説“兩岸都希望朝著共同創造‘中國夢’的方向邁進”,“也許未來走向目標需要時間,需要耐心,但起點很好,兩岸人民都看到了”。現在正是了一年之計開始的春天,新任期、新使命、新起點……正如臺灣籍人大代表孔令智所説:新一屆領導集體就是中國的“夢之隊”,中國“夢之隊”的産生意味著中國的夢可以實現!(台灣網評論員 趙靜)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