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救扁:“尾巴搖狗”輕重不分

時間:2012-03-22 08:55   來源:台灣網

  民進黨“立委”高志鵬20日在質詢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陳衝時,重復追問88次“應不應‘特赦’陳水扁”,創下紀錄。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民進黨拋棄“反美牛”的戰場,全力轉攻“搶救阿扁”的聖戰,是一個突兀的轉折。這其實反映了民進黨在這波救扁運動中“尾巴搖狗”的失衡現象,當下的民進黨似乎缺乏方向感,甚且輕重不分,因此大軍徒有戰力卻只會蠻幹。

  社論摘編如下:

  本月20日,民進黨“立委”高志鵬質詢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陳衝。以同一問題連續追問了88次“應不應‘特赦’陳水扁”,創下紀錄。高志鵬頗以自己的質詢招數自得,“立院”同仁則認為是無聊的作秀;但仔細觀察,這其實反映了民進黨在這波救扁運動中“尾巴搖狗”的失衡現象。

  “救扁行動”最初是由“客社”、“北社”等本土社團發起,以陳水扁患有冠心症為由,串連“扁係”人馬聯署,要求“法務部”讓扁保外就醫。接著,在派系施壓及操作下,保外就醫的吁求很快在民進黨內升高為要求“特赦”。再隔一日,林佳龍等一批青壯“立委”聯署提案,要求要為扁“修法”恢復卸任領導人的醫療“禮遇”;同時,也有了高志鵬跳針88次的挺扁演出。

  短短數日,民進黨拋棄“反美牛”的戰場,全力轉攻“搶救阿扁”的聖戰,不能不説是一個突兀的轉折。往好處看,民進黨確實很團結,總是能齊心合力作戰;往壞處看,當下的民進黨似乎缺乏方向感,甚且輕重不分,因此大軍徒有戰力卻只會蠻幹。否則,在這個節骨眼,有何必要傾全黨之力去進行“救扁”、“護扁”之役?

  試問:陳水扁在獄中受到了非人道待遇嗎?或者法務部門置他的健康于不顧了嗎?答案是沒有。那麼,民進黨要求的人道待遇,立論根據何在?再問:陳水扁懇切認錯反省了嗎?他的貪瀆款項全數吐清了嗎?臺灣多數民眾已覺得陳水扁和吳淑珍的罪“其情可憫”嗎?答案也全是否定。那麼,民進黨要求給他“特赦”和禮遇,又正當性何在?

  更別忘了,作為扁家貪瀆的共犯結構,民進黨本身過去4年也從未就此向臺灣民眾道過歉。如今,卻以為時過境遷,又可以拿陳水扁來向馬英九當局施壓,豈非太過天真?更耐人尋味的是,蔡英文過去4年和陳水扁保持“敬而遠之”的關係,雖嫌機巧,至少無礙觀瞻;而陳菊代理主席職務不到一個月,整個黨即瞬間向陳水扁轟然傾斜,這又是什麼原因?

  之所以形容民進黨這波救扁運動是“尾巴搖狗”,有幾個原因:第一,陳水扁的處境當然可以關切,卻不是黨當前的迫切要務;挺扁社團發起行動後,民進黨只要敲敲邊鼓略示聲援即可,無需全黨上下群起呼喝響應。而如今鬧到整個黨被周邊社團牽著鼻子走,不是“尾巴搖狗”、輕重不分,卻是什麼?

  第二,救援行動的手段選擇,超乎了界線。以民進黨最大“在野黨”的地位,只要透過質詢或記者會提出合理訴求,相信“執政黨”絕對不敢輕慢;但“綠委”卻要動用“立法權”去為陳水扁量身打造禮遇,甚至利用不恰當的質詢手段來壓迫“執政黨”。這種作法,在民眾看來,才是典型的公器私用;浪費資源和職務來保護一個敗德者,當然是本末倒置。

  第三,救扁行動之所以如火如荼,據傳主要是“扁係”人馬在幕後施壓,迫使其他“立委”表態挺扁;這樣的運作,也反映了民進黨中央在青黃不接之際的失控狀態。陳菊只是代理主席,或許因此無意在此期間表現積極領導的作為,但缺乏政策指引的結果,便造成了派系操作引導政黨走向的錯亂現象,這能説不是尾巴搖狗嗎?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失敗後,民進黨可以做的,應該是利用“立委”的犀利問政,來鞭策馬英九當局,並召喚選民的認同。遺憾的是,民進黨雖有一批戰力不錯的新秀進入臺當局最高民意機構,卻無法改掉好戰、為反而反的習性,因而難以展現反對黨矯正當局決策的積極作用。尤其這波救扁行動,烽火雖然燒得熾烈,高舉的卻不是讓人振奮的正義或公益的大旗,徒然讓人感到師心自用,甚至暴露了民進黨內的盲動與失控,得不償失。

  看到民進黨連串的本末倒置景象,外界也許更能看出,蔡英文任內的領導模式確有其所長。陳菊或許只是以過渡者自居,但在5月交卸主席職務前,她仍有責任扮好領導角色,不要再讓民進黨的能量虛擲。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