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還有什麼理由反對ECFA?

時間:2010-08-17 09:23   來源:台灣網

  臺灣《中華日報》今日刊載社評指出,民進黨對ECFA一反到底,實在沒有一點正當性。ECFA大有利於臺灣,民進黨還有什麼理由可以反對?如果民進黨不願意臺灣被邊緣化,不希望貧富差距擴大,就別頑強反對ECFA,畢竟自欺欺人只會自誤誤人,對臺灣沒有一點好處。

  全文摘要如下:

  “立法院”昨起召開為期兩周的臨時會,重頭戲之一是審查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由於朝野政黨各自堅持立場,即使不再出現“全武行”,衝突仍可能難以避免。民進黨對ECFA一反到底,雖在意料之中,但實在沒有一點正當性。

  臨時會召開之前,臺聯黨二度提出的“ECFA公投案”,再遭公審會駁回;“立法院”昨在談話會中,也以表決方式否決了民進黨準備提交臨時會審議的“ECFA公投案”。為了緩和對立,國民黨稍早提出“閣揆答詢,逐條審查,全案表決,附帶決議”,做為審查ECFA的基本原則,民進黨仍堅持“逐條討論,逐條表決”。因此,這次臨時會將審查十四案,焦點還是在ECFA。

  ECFA之審查,朝野各有盤算,自然可以理解。不過,民進黨反對的理由越來越薄弱,立場也越來越站不住腳,實在沒有必要反對到底。最近一年來,民進黨不斷抹黑ECFA,主要訴求不外ECFA會傷害臺灣農民、中小企業及中南部。

  在民進黨與地下電臺不斷放送下,對部分臺灣民眾確實造成影響。但在臺當局及國民黨密集下鄉説明後,民間反對ECFA聲浪已經減弱,民進黨反對力道也隨之變小。因為ECFA文本出爐之後,民進黨反對的説詞已逐一被拆穿。

  就農業部分而言,大陸對臺灣開放十八項農産品登陸,平均進口稅率百分之十三點三,減稅金額可達二百二十三萬美元,而且三年內,臺灣對大陸這些農産品出口值,可從去年的一千六百萬美元,提高到一億一千萬美元。臺灣農産品大多集中于雲嘉南與“高高屏”,大陸早收清單列入出口大陸農産品,對臺灣農民當然有正面效益。

  再者,ECFA對中南部同樣有諸多好處,臺南縣市産值將增加新台幣二百二十七億元,工作機會增加四千八百五十七個;高雄縣市産值增加一百二十五億元,工作機會增加二千一百一十二個。

  在ECFA正式上路的後ECFA時代,臺灣總體經濟將展現轉骨格局,據學者研究,估計中小産業總産值每年將增加新台幣二百八十四億元,就業機會每年增加二萬一千五百零五個,顯見ECFA利遠多於弊。

  民進黨籍縣市長其實都了解ECFA的好處,陳菊、蘇治芬、蘇煥智先後登陸招商,楊秋興也表示有條件支援ECFA,他們以行動證明ECFA大有利於臺灣,民進黨還有什麼理由可以反對?如果民進黨不願意臺灣被邊緣化,不希望貧富差距擴大,就別頑強反對ECFA,畢竟自欺欺人只會自誤誤人,對臺灣沒有一點好處。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