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學者拆穿“一階段領、投票”的政治陽謀

時間:2007-12-04 08:43   來源:台灣網

 

“公投”不是選舉工具。臺灣民眾呼籲重新思考“公投”意義。

  從10月19日中央選舉委員會主任委員張政雄決釋出:“明(2008)年一月‘立委’選舉合併辦理的兩項‘公民投票’,將採‘一階段還是兩階段’投票方式,到底哪種投票方式比較好,‘中選會’不會預設立場”的訊息後,已經沸沸颺颺的吵了一個半月,到今天還沒有停息的跡象。但爭議發展迄今,再度證明民進黨當然是有預設立場,而張政雄不過是民進黨的遮羞布罷了。

  臺灣政治大學中段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副教授隋杜卿近日在臺灣《中央日報》撰文指出,民主政治是一種重視“講道理”的理性生活方式,所以,動輒將七年以來層出不窮的朝野爭議,簡單的歸納為一句“政黨惡鬥”,其實是各打五十大板式的“假公正”罷了。除非是因為固定的政治偏好,或者抱著和稀泥的態度,而不願意就事論事之外,所謂“不信真理喚不回”,凡事一定有個是非可言。

  2004年“兩階段領、投票”的可貴經驗

  文章認為,平心而論,一階段還是兩階段領、投票方式,根本不應該是一個值得爭議的問題。一方面,領、投票方式只是選務工作中非常技術性的事項,只要能夠落實“公平、公正”的精神,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優劣之分;二方面,兩階段領、投票方式已經在2004年“總統”大選合併辦理違法的“防禦性公投”中實施過了,整體而言,足以證明兩階段領、投票方式不但可行性高,而且也不必然會引起選務糾紛。

  無黨籍身份的前“中選會主委”黃石城早在10月23日就公開指出:“一階段領投票容易發生很多錯誤混亂的狀況,二階段領投票至少在選務程式上相對清楚,發生差錯的機率比較小”;他並且語重心長的警示,一階段領投票很可能發生暴亂,“誰來負責?”。同樣是無黨籍的“中選會”委員賴浩敏對於“中選會擬重新討論公投流程”除了表示意外,也對要把“公投”和大選混在一起之議,提出“不知道目的在那裏?”的質疑,他的理由是:“站在選務立場,投票流程應簡單、明確,流程區隔的愈正確,選舉結果就愈正確,選舉過程也不至發生混亂爭執,選後也較少有選票有效與否的爭議,尤其此次總統大選光是公投,就有藍綠不同提案,適當的區隔是必要的。”這兩位無黨籍的資深選務專家的發言,都證實了“立法院長”王金平“一階段如果比較好我隨便你”的觀點,絕對不是基於政黨立場發言。

  西諺有雲:“東西沒壞的時候,就別去修理它。”,而我國傳統民間俗諺如:“晴天打傘”、“吃鹹魚沾醬油”、“脫了褲子放屁”等等,這些雅俗不一卻均用以諷刺“多此一舉”的語匯,更是不勝枚舉。民進黨從來不是笨蛋,他們怎麼會幹這種撈不到好處的勾當?

  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

  眾所週知的,明年一月“立委”選舉、三月“總統”選舉,都各並有兩個“公投”案,分別是:“討黨産”(民進黨)、“反貪腐”(國民黨);“以臺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國”(民進黨)、“以中華民國名義重返聯合國”(國民黨)。

  文章指出,目前看似朝野在“入聯/返聯”的議題上纏鬥不休,不過,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實情完全是另一回事。國民黨承認,“返聯”案是不讓民進黨獨佔“公投”議題,免得國民黨又被貼上“反公投、不愛臺灣”的標籤,而在“總統”大選中吃了啞巴虧;至於民進黨方面,還是以陳水扁一句“明年總統大選之後,什麼事情也不會發生”,最能透露“入聯”案終將流於“船過水無痕”結局的個中三昧。説兩個議題“攏係假”(都是假的啦),誰曰不宜?

  但是“討黨産公投”案就不能等閒視之了,一旦“討黨産公投”通過,先不論“民進黨如同取得尚方寶劍,大可因而便宜行事”的推測是否為真,就政治效益而言,民進黨可以從“立委”選舉結束開始,即使“立委”選舉大敗,但卻可以在佔據了“正當性”的制高點上,一路“追殺”國民黨、馬英九到“總統”大選。積極目的當然在達成民進黨繼續執政的目標,消極而言,也可以移轉島內關注陳水扁及其家族成員涉嫌貪腐劣跡的焦點。

  問題是,“討黨産公投”案能夠順利的過關嗎?民進黨與陳水扁心知肚明,在不出“奧步”的前提下,難如登天。

 

編輯:張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