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和平發展 開創美好未來

時間:2011-05-25 14:40   來源:台灣網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刊載社評指出,截至目前為止,兩會簽署15項協議,有效解決兩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項問題。回顧這三年來馬當局的執政績效,最令民眾與全球肯定的莫過於兩岸關係,兩岸關係發展得到全球肯定,也為臺灣拓展國際活動空間,更為臺灣經濟發展注入源頭活水。誠摯希望兩岸關係能持續朝和平發展的道路前進,為兩岸同胞開創永續發展的美好明天。

  全文摘編如下:

  5月20日是馬英九就職三週年,5月26日是海基會江丙坤董事長與高孔廉副董事長兼秘書長就職三週年,回顧這三年來馬當局的執政績效,最令民眾與全球肯定的莫過於兩岸關係,誠摯希望兩岸關係能持續朝和平發展的方向前進,千萬不能走回頭路。

  這三年來馬英九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秉持“對等尊嚴、互利互惠”的原則,積極改善兩岸關係,使臺灣海峽從過去的不穩定局面,逐步邁向現在的和平大道,受到全球人士的高度肯定。

  在兩岸協商方面,馬總統于5月20日就職後,5月26日提名江丙坤與高孔廉至海基會擔任正副董事長,6月13日海基會就與大陸海協會舉行第一次兩會領導人會談,簽署“海峽兩岸週末包機會談紀要”與“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協議”,為兩岸直航與大陸觀光遊客赴臺開起序幕。

  截至目前為止,兩岸兩會已經舉行過6次會談,簽署15項協議,有效解決兩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項問題。現在兩岸海空直航、大陸游客赴臺、食品安全、金融、郵政、司法互助、農産品檢驗檢疫、漁船勞務、標準計量檢驗認證、ECFA、智慧財産權保障、醫藥衛生合作、陸資赴臺等協議或共識,都已經相繼實施,開啟了兩岸關係的新紀元。

  特別是2010年6月29日兩會簽署ECFA後,為兩岸搭起全方位的交流平臺,是兩岸經貿合作的里程碑。今年1月1日ECFA早期收穫開始實施,根據大陸統計,列入的貨品,今年第1季自臺灣的進口額約49億2,7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40億5,200萬美元,成長21.59%。其中已適用優惠關稅者,減免關稅約1 944.5萬美元。

  其中農産品列入早期收穫計劃的活石斑魚,今年1至4月出口大陸金額為3,638.25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6.92萬美元,成長134倍;工業産品列入早期收穫的紡織品,今年前兩月出口至大陸金額4.1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5%。這些都是目前ECFA帶來的成效,但這只是開端而已,未來ECFA後續的“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保”、“爭端解決”四大協議,以及“經濟合作”陸續協商完成後,為臺灣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效益將會更大。

  兩岸關係改善後,我們也看到臺灣拓展國際活動空間,包括臺北市主辦“國際花卉博覽會”等大型國際活動。這些都是兩岸關係改善後,所獲得的和平紅利。

  在提升對外經濟合作方面,新加坡在2010年8月5日與臺灣共同展開對經濟合作協議可行性之探討;2011年3月9日印度國際經濟關係研究院與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今年1月已簽署備忘錄,將針對雙方洽簽經濟協議的可行性進行研究。歐洲議會在2011年5月11日通過決議,支援臺、歐洽談簽署經濟合作協議,這些都是臺灣拓展國際經貿活動空間的實例。

  今年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IMD)發表“2011年世界競爭力”調查,臺灣名列全球第6、亞洲第3,這是臺灣參與評鑒17年以來表現最好的一次,其中臺灣表現最亮眼的部份為島內經濟、國際貿易、國際投資與就業四項都與兩岸關係改善有關。

  馬英九執政這三年,兩岸關係發展得到全球肯定,也為臺灣拓展國際活動空間,更為臺灣經濟發展注入源頭活水,誠摯希望兩岸關係能持續朝和平發展的道路前進,千萬不要走回頭路,為兩岸同胞開創永續發展的美好明天。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