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搭建兩岸交流合作之橋

時間:2011-05-11 09:04   來源:台灣網

  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8日完美落幕,兩岸共達成19項共同建議。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刊載社評表示,本屆論壇成效卓著,不但為兩岸經貿文化搭起交流合作的橋梁,也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奠定更穩固的根基。

  

  全文摘編如下:

  

  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以下簡稱“論壇”)于5月7日至8日在四川成都舉行,與會代表針對論壇主題“深化兩岸合作,共創雙贏前景”充分溝通,經過兩天討論,論壇一共提出19項共同建議,成效相當卓著,不但為兩岸經貿文化搭起交流合作的橋梁,也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奠定更穩固的根基。

  “論壇”從2006年第一屆舉辦至今,雙方一共舉辦7屆,達成99項共同建議,為兩岸搭起溝通交流的平臺,也為兩岸經貿文化發展描繪發展願景。

  兩岸關係雖然自2008年國民黨執政後,恢復海協、海基兩會的協商,然隨著兩岸交流日益密切,所衍生出需要兩岸協商處理之事務也逐漸增多。希望兩岸除了善用海協、海基兩會的“協商管道”外,也能充分運用“論壇”作為“溝通管道”,合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兩岸雖然已經恢複製度性的溝通管道,但仍可透過“論壇”為雙方搭起一座溝通橋梁,可以避免誤解、造成誤判而發生衝突;可以平等協商兩岸事務,增進兩岸在經貿、文教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

  由本屆論壇的共同建議可知,論壇確實具備“溝通管道”的功能。19項建議包括:一、積極落實ECFA,擴大兩岸經濟合作領域。二、完善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三、研討共同參與華人經濟區及連接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的可行性。四、加強核電安全交流與合作。五、深化兩岸産業合作。六、深化兩岸金融業合作。七、鼓勵兩岸中小企業加強合作。八、深化兩岸農業合作交流。九、推進兩岸雙向投資。十、儘快商簽兩岸投保協議。十一、加強對大陸臺資企業的輔導和扶持。十二、構建兩岸交流合作新平臺。十三、推動建立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機制。十四、繼續推動兩岸文化産業交流與合作。十五、落實兩岸智慧財産權保護合作協議。十六、加強兩岸青年交流。十七、支援兩岸青年就業創業與合作交流。十八、 深化兩岸教育交流與合作。加強以中華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兩岸青少年教育。十九、 針對論壇達成的共同建議,積極推動與落實。

  綜合七屆兩岸經貿論壇舉辦的成果,對臺灣有以下的重要意義:首先,論壇是兩岸重要的溝通交流平臺:兩岸産、官、學者專家,透過論壇交換意見,可以拉進彼此距離,增進彼此瞭解,建立雙方互信。

  其次,論壇是與大陸最直接的溝通管道:胡錦濤總書記多次會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吳伯雄,雙方面對面討論兩岸和平發展的共同願景,是最直接、有效與大陸的溝通管道。

  綜觀七屆論壇的舉辦,著實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成效相當卓著,希望臺當局全方位考量“論壇”的功能,加以充分運用,並配合海協、海基兩會,協商解決兩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項事務,為臺灣經濟注入動力,為臺灣人民創造利益。

  同時我們也希望未來民進黨人士也能夠參與“論壇”,一同來改善兩岸關係,朝最有利愈臺灣的方向發展,這才能為臺灣人民謀福,也才是愛臺灣的具體表現。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