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發出奇談怪論 妄想以綠眼蒙蔽臺灣

時間:2009-11-11 14:34   來源:台灣網

  江蘇省委書記梁保華率團赴臺採購,在島內掀起了一股熱浪,也為兩岸交流開創了新的局面。這本是兩岸人民都樂見的喜事,可“獨”派媒體卻按耐不住,借機又開始抹黑炒作。

  臺灣《中央網路》網路報今日點評文章表示,“獨”派的《自由時報》今日刊登的頭版頭條標題是:“江蘇團商機650億?臺商投資逾3兆”。 從該標題看,它所要傳達的訊息是臺商到江蘇投資很多,而此次江蘇團來臺採購則不足為道。報道進而引述一名民進黨“立法委員”攻擊説:“江蘇團宣稱的採購金額根本只是九牛一毛,卻被國民黨和部分媒體炒作為對臺莫大施捨,令人感慨又氣憤。”“根本是中國幫馬英九騙臺灣人民。” 

  文章指出,這種觀點可以成為頭版頭條的新聞,真是令人感慨,但不值得氣憤,因為沒有人會相信如此幼稚的比較方式。臺商投資大陸當然超過大陸來臺採購,儘管如此,仍不存在臺灣吃虧的問題,因為臺灣並不是只從大陸來臺採購中賺錢。 

  迄今,各界對臺商投資大陸的金額,有估計一千億美元,有估計一千五百億美元,就算兩千億美元好了。而到今年底為止,臺灣對大陸的貿易出超,累計將達到六千億美元,怎麼會是臺灣吃虧呢?明明是臺灣獲利! 

  至於大陸來臺採購,則屬附加價值,拿來和臺商投資相比,根本牛頭不對馬嘴。根據梁保華于十一月十日宣佈,此次採購金額超過三十億美元,亦即約合一千億台幣。文章表示,應該想想,如果臺當局編列一千億元新台幣來刺激內需,那是何等的大手筆!對經濟的正面激勵又是何其大!由此觀點,梁保華率團來臺怎不應予以肯定呢? 

  何況臺商赴大陸投資,是市場規律的必然,過去李登輝的“戒急用忍”和陳水扁的“積極管理”,都因違背市場規律而告失敗,這證明了臺灣除了透過加強兩岸經貿來獲利外,別無它途,而獲利是造福民眾,何錯之有?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