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兩岸故宮文物屬全中國 交流是機遇

時間:2009-02-19 15:20   來源:台灣網

  2月15日,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和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在北京就雙方合作問題達成了八項共識。這是兩岸故宮高層首次在北京聚會與合作,無疑為兩岸文化交流開創了歷史新頁。 

  今天,香港中評網發表社評説,這項事情上最奇特的是,“臺獨”分子對兩岸故宮交流與合作問題,一反過去積極毒化兩岸關係的本質,反而噤聲不語,避之唯恐不及。究其原因,真的會讓知曉內情者搖頭。

  眾所週知,故宮文物分別置放兩岸,是歷史的作弄,也是歷史的偶然,但故宮文物屬於全中國卻是不容爭議的事實。故宮文物是中國五千年曆史的遺産,當然“臺獨”分子就很被動了,他們連自己是中國人都不敢承認,自然與故宮文物的邊沾都沾不上了。 

  社評説,如今,在臺灣,不論是不了解內情的人或別有用心的人士,都無法改變兩岸故宮文物同屬全中國人的本質。 

  社評認為,“臺獨”分子目前在兩岸故宮文物上基本閉嘴,當然是好事,至少顯示他們還有一丁點的羞恥心,別再像陳水扁執政時期,少數“臺獨”基本教義派,還想搞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名方案,真的是無恥至極。當然,那樣的行動也不可能成功。“臺獨”分子總不能説,存放在臺北故宮內的秦、漢、隋、唐、宋、元、明、清的中國歷朝歷代文物是屬於臺灣的,再這樣推理下去,“臺獨”分子能忽悠得下去嗎? 
 
  社評説,兩岸故宮文物交流值得兩岸民眾樂觀期待,至於橫在其中的政治陰影與障礙,深度來看,就像“臺獨”叫囂一樣,都是假議題。即以陳水扁執政時期,熊貓團團圓圓來臺的問題為例,也是折騰再三,國民黨一上臺,一切迎刃而解,問題只在執政者的心理與決心。 

  社評最後説,當今兩岸故宮的交流與合作,面臨著前所未見的機遇,兩岸故宮負責人士,還有主導兩岸文化交流的相關人士,或可以用歷史的角度看待這樣的機遇,用大開大闔的心胸,而萬勿抱持謹小慎微的拘謹,而且更要有決心與毅力,一定能徹底排除政治假議題的干擾。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