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溥聰被外界認為是馬英九的重要幕僚之一。(網路資料圖)
國民黨秘書長“金小刀”又出鞘了。不過,此次他的“大動作”不是具體的輔選安排,而是國民黨中央的人事佈局,延攬人力資源專家吳睿穎出任行政管理委員會人事部副主任,並以專家合約方式為國民黨中央服務一年,專門從事人力資源重整,為國民黨的人事結構管理“找病因”、建立“選戰人才庫”。金溥聰説,此舉是為了推動新一波黨務改造工程,將黨機器升級為為選舉服務的“變形金剛”。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評論員富權的文章分析指出,從長遠來説,“金小刀”的這次“出鞘”是一個戰略性的輔選活動,而且還具有長效性、固常性的性質,並不同於每次選戰之前的臨時人事異動那樣的戰術性輔選活動。
文章説,“金小刀”的這一“刀”,國民黨內外有不同看法,各有毀譽。多數觀點認為,吳睿穎的經驗倘是使用於企業管理方面,確有奇效,否則他就無法承擔“1111人力銀行”執行副總的重任。但政黨文化尤其是國民黨的文化畢竟與企業文化南轅北轍,企業文化重創新,談績效,就事論事;而國民黨文化則重人脈,講情感,善用人情攻勢,論事則情重於理。因此,他在人力銀行“砍人”沒有反彈,但不代表他在國民黨精簡人手就沒有反彈。這場“改革秀”是否會引發國民黨的分裂?值得憂慮和觀察。
顯然,國民黨內的憂慮,仍是滋生自於國民黨的舊式文化。但是,國民黨已到了不改革就亡黨的地步,尤其是馬英九要兌現其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和先後兩次當選黨主席時關於“處理黨産”的諾言,一旦國民黨沒有龐大黨産作財政後盾,必須像其他政黨那樣依靠募捐來維持日常運作以致是生存,這個大手大腳花錢慣了,且人事沉臃的黨工架構也就難以適應急劇的轉變。因此,確是到了必鬚根據國民黨已從革命政黨向民主政黨轉型,今後無論是執政還是在野,其主要任務就是選舉機器的轉變,對黨內人事進行汰弱留強式的改革,而且還是勢在必行。何況,儘管國民黨最近連輸了幾場小型選戰,但畢竟仍佔有多數“立委”和縣市長議席,在臺灣的政治生活中仍據有主導地位。如不趁目前較為有利的時勢進行陣痛式的改革,今後倘到了國民黨萬一轉為勢弱時再圖改革,已經失去此有利條件,改革就更困難了。
很明顯,“金小刀”要向黨組織的人事架構“開刀”必會引發“陣痛”。其實,國民黨要進行的各項改革,包括出售黨産事業、削弱地方派系勢力等都將會遭到強大阻力,必會産生陣痛。但忍受過了此“陣痛”之後,就是新生命的誕生,國民黨將能脫胎換骨,煥然一新。站在此角度看,長痛不如短痛,即使是目前的改革可能會導致“五都”選舉失利,但卻能換來國民黨未來的長治久安,還是值得的。
文章指出,看來,馬英九十分信任金溥聰,完全放手任由他推動國民黨內的各項改革。本來,這種“用人不疑”的作風是最佳的領導作風。馬英九在完全信任金溥聰處理黨務大事、尤其是按照他的主旨推動黨務改革之下,他可集中精力處理政務,尤其是兩岸關係的事務,這才是優良作風。國民黨已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馬英九把救黨的重責擱在自己所信任的金溥聰的肩上,是背水一戰。應當説,金溥聰不諳國民黨文化,這既是他的弱項,但更是他的強項。正因為他不諳國民黨文化,在中央黨部不具人脈關係,才能使他無須背上人情包袱,可以放心去推動改革。而國民黨作為選舉機器,也不必維持龐大的組織架構及近千名的全職黨工。而馬英九完全放權金溥聰,找來吳睿穎推動黨組織架構精簡人事的工作,由於他不在黨務系統求發展,改革沒有壓力,不怕得罪人,比較容易推動。
有人曾質疑,吳睿穎政治立場忽藍忽綠,還曾一致考慮替臺聯黨參選公職。昨日,吳睿穎否認了上述報道,並指自己是國民黨失聯黨員,高中就加入了國民黨。這應可消除“內奸”、“無間道”的疑慮。其實,據筆者所知,他的政治立場深藍,曾因對李登輝失望而積極參加新黨的活動,並曾加入了新黨。新黨式微後,他又轉而支援親民黨。因此可説,他是忠誠的藍軍成員,政治立場並無可疑之處。因此,他在“大力向沉臃人事的頭上砍去”時,就不用擔心會被人懷疑是“無間道”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