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民進黨膚淺個性攪局五都本質

時間:2010-11-23 09:08   來源:台灣網

  本週六,“五都”投票即將登場。臺灣《聯合報》今日刊載社論指出,就競選內容言,這是一場演出非常膚淺的選舉;但就選舉的結果言,這卻將是一場影響非常深遠的選舉。

  全文摘編如下:

  從一方面説,2008年的“總統大選”,結束了扁當局鬧得雞犬不寧、惶惶不可終日的內憂外患;馬當局在政經廢墟中,經過兩年的跌撞磕碰、掙扎奮鬥,這次五都選舉可視為島內對新人新政的一次總評鑒。從另一方面説,民進黨在2008年非但輸掉政權,且在政策正確性及道德正當性上也一敗塗地;但在這次選舉中似乎谷底翻身,頗具東山再起的氣勢。島內對這次五都選舉的共同解讀是:這是一場2012政權爭奪戰的前哨戰。

  這當然是一次影響非常深遠的選舉。然而,這卻也可説是“解嚴”二十餘年來最為“膚淺”的一場選舉。在過去的重要選舉中,必然出現“臺灣認同”、“兩岸政策”、“經濟全球化戰略”及“族群關係”等議題;這都是真正攸關臺灣命脈的政經問題。反觀此次選舉,雖然這類核心問題仍然真實存在於臺灣的生命中樞,卻在選舉中幾乎完全被遮蓋或掩藏掉了。蔡英文原稱要在選前提出“十年政綱”,卻無影無蹤;蘇貞昌則穿著粉紅襯衫,蹲在天橋上一灘積泥、人行道上一塊破磚的旁邊,或抱起小孩扮鬼臉,供記者拍照。蘇蔡兩位2012“大位”的競逐者,連一場政見辯論也不敢面對;相較于這場具有2012政權爭奪戰之前哨戰的規格,這樣的選舉演出,難道不是太膚淺且太矯情?

  其實,民進黨也不是不想深入臺灣政經大戰略。圍毆大陸人士、把ECFA説成“傾中賣臺”、“喪權辱臺”等等,皆是深入了臺灣的核心問題,也是“十年政綱”必須解釋的事情。然而,進入選季後,民進黨僅以一句“ECFA是中央職權”,就將這類議題完全遮蓋掩藏起來,連“十年政綱”也跳了票。難道民進黨真的將這場選舉看成天橋積泥與人行道破磚如此膚淺的層次?

  馬當局的兩岸政策是招牌菜,兩年內,直航、陸客赴臺、ECFA、司法互助等等,如此重大而密集的政策表現,可謂徹底改善了兩岸長程關係,及有效緩衝了金融風暴的衝擊。

  欲以“陸生三萬”來全盤否定當前兩岸政策的大結構,是膚淺的;同樣的,欲以“一株空心菜二十元”來全盤否定臺北花博的總體表現,也是膚淺的。但是,這些膚淺的議論,卻塞滿媒體頻道,灌滿民眾的腦袋;最後即使證明ECFA有益臺灣政經體質,及保活六個月的空心菜反而虧待了菜農,但是膚淺的刻板印象已經形成,膚淺的仇恨與悲情更形鞏固;不少選民大概已經決定用“陸生三萬”去否定馬當局整個兩岸政策,用“空心菜”去否定整個郝市府的政績。這真是何其膚淺的政治操作,又是何其膚淺的選民反應?

  眾所皆知,這是一場2012政權爭奪戰的前哨戰。但是,在這場選舉中,“臺灣認同”、“兩岸政策”、“經濟全球化戰略”及“後ECFA”情勢等臺灣政經大戰略,卻被遮蓋得無影無蹤;如果不是蔡英文收回了“十年政綱”,使人警覺其蓄意掩藏;如果不是鄭弘儀的“幹X娘”,使人覺得問題仍在,這場“非典型”的選舉,就將如此膚淺地草草收場。

  戴著粉紅臉譜的民進黨,也許想借著這次選舉“頭過身就過”;但是,接下來就要面對2012政權爭奪戰,今天被遮蓋掩藏的重大議題即皆無可躲藏,屆時也就欲求膚淺而不可能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