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球:做個清醒除惡的幸福選民

時間:2010-11-23 08:30   來源:台灣網

  臺灣的選舉文化,是臺灣讓世人體認臺灣民主的重要關鍵。五都候選人,不乏賢能之士,但亦不乏敗德亂紀之人。臺灣“國策基金會”特約研究員李華球今日在《海峽導報》發文指出,聰明理性的臺灣選民用選票來鼓勵支援賢德之士,用選票來剔除丟棄敗德亂紀之流,讓臺灣的政治環境更加地成熟、穩定、理性發展,而這乾淨清爽的政治氣候,就在你清醒除惡的一票。

  

  全文摘編如下:

  一場嘉年華式的遊行,很平和、理性、溫馨、有意義、有意境地展現在眾人的面前,證明了民進黨事前的污衊和指控,是他們心虛與害怕的焦慮顯現。國民黨為了拉抬郝龍斌和黨內 “五都”候選人的選舉氣勢,舉行了這場優質與理性的“為臺北而行”的大活動,留下了優質政治活動的示範。

  這場遊行超出預估人數數倍(預估約3萬人,來了7-10萬人),充分顯示了臺北人、臺灣人愛好和平、理性的個性,一舉掃除了綠營支援者追求暴力、悲情、仇恨的孤立情結。這場活動已經顯示了臺灣人將以理性清醒的態度,來看待“五都”選舉,用他們神聖的一票來決定臺灣的前途。

  臺灣的政治環境,確實險惡無比,遠的不講,近期的“三字經”粗口事件,竟然從中部起始,波及到南部,帶動了北部媒體的跟進鬧大,幾乎快釀成“粗口臺灣”了。這就是政治險惡最讓人不忍卒睹與忍受的地方。

  作為一個研究政治的臺灣民眾,眼見整個社會淪在“粗口文化”的環流當中,我的內心是煎熬酸痛的。星雲法師看透了臺灣政界的亂象與醜態,他提點政治人物要“和而不流”,亦應“黨而不爭”。我以為,“黨而不爭”的意境在“黨而慎群,群而不斂”。現在臺灣的政治現象,其實遠遠地背離 “慎群與不斂”的範疇。太多的政治人物,基黨之名,斂財斂物,敗德敗行,聚眾為大,作姦犯科,不知廉恥,不認禮義,害人害己,毫無悔意。這是臺灣政治環境最為人詬病與不齒的所在。

  星雲的當頭棒喝,能否見效,有待觀察。但總不失為醍醐灌頂的及時雨,所有政治人物當思之,檢之,改之,行之!

  臺灣的選舉文化,是臺灣讓世人體認臺灣民主的重要關鍵,但因為過於濫情與無道的選舉亂象,卻也盡消臺灣民主的光環。因為這種民主恣意亂象,或將耗去臺灣的民主能量和老本。這是臺灣必須深思以對的關鍵環節,否則將可能自食民主亂流的惡果。

  “五都”候選人,不乏賢能之士,但亦不乏敗德亂紀之人。選民心中的這把是非公理之尺,必須拿出來忖度衡量,不要讓壞人得逞,更不能讓好人寂寞。相信選民心中已有定見,手中自有打算。當票投下去的霎那之時,正是改變臺灣選舉文化與選賢與能之際。

  11月27日,是五個城市激濁揚清與選賢擢能的重要日子,也是臺灣發展的關鍵一刻。聰明理性的臺灣選民用選票來鼓勵支援賢德之士,用選票來剔除丟棄敗德亂紀之流,讓臺灣的政治環境更加地成熟、穩定、理性發展,而這乾淨清爽的政治氣候,就在你清醒除惡的一票。請慎用你神聖關鍵的一票,決定你的幸福和快樂!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