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p.k蘇貞昌 主動出擊v.s守株待兔

時間:2011-04-27 10:35   來源:台灣網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將於本週出爐。香港《大公報》26日刊載署名文章指出,在民進黨這場初選中,蘇貞昌和蔡英文,一老一嫩,一靜一動,一柔一剛,表面上好像沒有擦出什麼強烈的火花,但實際上兩人的心結已日漸加深,目前只是隱而不發。因此,不管誰勝出,日後都將面臨整合的難題。

  

  全文摘編如下: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將於本週出爐。相較于2007年初選硝煙四起的“四大天王”之爭,今年的競爭氣氛相對溫和,雖先有呂秀蓮突然退選,後有許信良半路殺出,但也只是為平靜的初選掀起小漣漪。在許信良被視為“陪跑”的情況下,媒體的鎂光燈多集中在蘇貞昌和蔡英文身上。儘管表面上,兩人為符合黨內團結的期望而未撕破臉皮,但底下卻是暗潮涌動,比起大鳴大放的選戰,更加詭異和扣人心弦。

  臺媒的民調均顯示,蘇貞昌和蔡英文的支援率不分上下,差距始終保持在2-3個百分點之間,主要因為二人實力相當,各有優勢:論資歷,相較最近十年才涉足政圈的蔡英文,縱橫政壇30年的蘇貞昌無疑勝一籌;論形象,蘇貞昌已過花甲之年,且未“浸過鹹水”,年齡較輕、負笈英美的蔡英文顯然佔上風;論人氣,蘇貞昌有培植多年的子弟兵力挺,而蔡英文則有“獨派”和謝長廷人馬等支援,加之擔任黨主席三年來,帶領民進黨在縣市長選舉和“五都”選舉中取得不錯的戰績,是黨內的“新人王”。

  由於歷練和個人特質不同,蘇貞昌和蔡英文也採取了不同的選戰策略。俗話説“初生之犢不怕虎”,蔡陣營躍躍欲試,主動出擊,但卻因經驗尚淺,反惹火燒身。今年1月蔡英文強烈批評國民黨制訂的“十八趴制度”有失偏頗,但隨後被揭發也是“十八趴”的受惠者,每月獲利6萬新台幣,當時被外界嘲笑“在批判別人時沒把自己先檢討好,是很羞愧的事情”。上月當日本深陷核洩露危機之際,蔡英文即提出“非核家園”,但對電費倍增及替代能源等問題卻未有詳細應對之策,被批評草率和投機。此外,蔡英文還以馬英九父親的骨灰上刻有“化獨漸統”的字眼而指責馬“親中”,即惹來“不厚道”的罵聲。

  正所謂“槍打出頭鳥”,蔡陣營雖因“出位言論”而頻頻博得媒體版面,但卻成為眾矢之的,禍福難料。相較之下,蘇貞昌則顯得較為老練沉穩,還變身“忍者”,大打“同情牌”。最近挺蔡支援者發起“唯一民調”,並“抹藍”蘇貞昌,而蘇陣營不但沒有“以牙還牙”,還呼籲自己的支援者要多忍耐。若是對蘇貞昌有一定了解的人,必會對此舉大惑不解。當年蘇貞昌和謝長廷爭奪黨內“總統”候選人提名,蘇曾在報紙登巨幅廣告,嚴厲指責謝“轉移焦點並不能改變涉案的事實”。但這次對蔡英文,蘇貞昌則是手下留情,原因有三:一是黨內希望打一場團結的選戰,若誰先破壞遊戲規則,便不得人心;二是以靜制動,蔡英文“講多錯多”,而其失分則等於給蘇加分;三是以柔制剛,蔡陣營來勢洶洶,蘇貞昌以“弱者”形象迎戰,既可避過蔡的鋒芒,又可塑造忠厚形象,博得選民同情。這也是蘇貞昌一再利用政見會的場合“訴苦”、“訴怨”的奧妙所在。

  在民進黨這場初選中,蘇貞昌和蔡英文,一老一嫩,一靜一動,一柔一剛,表面上好像沒有擦出什麼強烈的火花,但實際上兩人的心結已日漸加深,目前只是隱而不發。因此,不管誰勝出,日後都將面臨整合的難題。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