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的空洞論述v.s務實理念

時間:2011-04-25 08:22   來源:台灣網

  香港《大公報》22日刊載署名文章指出,民進黨三場政見會已一一登場,人們看到的是:蘇蔡二人依然陶醉於空洞的政策論述,倒是沒有選票包袱的老許提出了一些具體建議。不可否認,論年齡,蘇蔡比許年輕;論表述技巧,許不及蘇聲情並茂,也不如蔡理性冷靜。然而,民眾要選的不是只會作秀的政客,要聽的也不是虛浮的政治口號,而是實實在在有利於島內經濟和民生的政策。就憑這一點,許與蘇蔡已高低立見。

  

  全文摘編如下:

  

  當民進黨本月9日舉行首場“總統”初選候選人政見會後,臺媒這樣評價:蘇貞昌和蔡英文不知所云,幸好還有許信良,才讓政見會有點看頭。如今,民進黨其餘三場政見會已一一登場,人們看到的是:蘇蔡二人依然陶醉於空洞的政策論述,倒是沒有選票包袱的老許提出了一些具體建議。可見,島內輿論當初的評價“所言非虛”。

  外界預期兩岸關係將是民進黨政見會的焦點,但蘇蔡在第一場和第四場政見會上只作出了老套而簡單的陳述。蘇認為臺灣要在全球架構下與大陸來往,蔡則暗示臺灣與大陸不是兩岸關係。對於ECFA,兩每人平均表示,好的部分會接受,不好的部分要修正。但好在哪裏,不好在哪裏,兩人則避而不談。對於未來如何與大陸打交道,更無半點展望。顯然,蘇蔡的兩岸論述仍局限於民進黨的“臺獨”黨綱,但又企圖“政經分離”;希望從與大陸的經貿交往中拿好處,但又始終否認“九二共識”。在這種矛盾思維之下,兩人根本就提不出具體的兩岸政策,只好顧左右而言他,大玩“模糊策略”,渾水摸魚,矇混過關。

  真正把兩岸議題作為政見焦點,對兩岸交流有具體可行政策的只有許信良。當初他宣佈參加初選時,有人形容他是“浪漫的唐吉訶德”。但許卻説,唐吉訶德把風車當魔鬼,完全不了解現實,活在過去,他不是“唐吉訶德”,倒是民進黨有很多“唐吉訶德”,仍活在過去的記憶裏,至今不願面對大陸崛起的事實,不願面對日益緊密的兩岸關係,不願承認已成為國際共識的“一中原則”。

  與其説許信良是“唐吉訶德”,倒不如説他是“政治苦行僧”,自十多年前主張“大膽西進”、實施兩岸全面“三通”以來,一直努力促進兩岸關係。如今他又在每一場政見會都提到兩岸關係。

  不可否認,論年齡,蘇蔡比許年輕;論表述技巧,許不及蘇聲情並茂,也不如蔡理性冷靜。然而,民眾要選的不是只會作秀的政客,要聽的也不是虛浮的政治口號,而是實實在在有利於島內經濟和民生的政策。就憑這一點,許與蘇蔡已高低立見。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