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光石化”興建與否不應操作成政治角力

時間:2011-04-06 09:53   來源:--台灣網

  臺灣《中華日報》5日刊載社論指出,馬英九日前出席“反國光石化”團體舉辦的餐會,展現傾聽民意誠意,但拒絕餐會主持人臨時要求籤署的反對興建承諾書,竟然遭到“爆粗口”。過去推動“國光石化”的蘇貞昌與蔡英文,卻表達堅決反對興建的立場,顯見“國光石化”興建與否,不再只是經濟與環保之爭,已變成政治角力的議題。

 

  全文摘編如下:

  蘇貞昌與蔡英文擔任“正、副閣揆”時,“國光石化”(八輕)列入“大溫暖大投資旗艦計劃”,是全力推動的重點項目,聲稱要在島內維持“中油”、台塑兩大石化體系平衡,建立雙石化系統。“國光石化原”規劃設在雲林,因環評未能通過,才改設在彰化。預定投資9336億元,2010年施工,2025年正式營運,每年將有5000億元的産值。

  但2009年6月以來,“國光石化”環評始終無法過關,反建人也越來越多,除社運團體、環保團體、在地居民外,學界、醫界、藝文界和青年學生都加入反建行列。就事論事,支援和反對者各有理由,孰是孰非當然需要科學論證,因為“國光石化”牽涉的問題,千絲萬縷錯綜複雜,是産業與環保價值的抉擇。最受各界關注者,不外以下四項:

  一、“國光石化”預定落腳大城和芳苑的海岸線上,恰是臺灣76處濕地面積最大、最完整的一塊,也是濁水溪重要的凈水系統,2009年即被評選為國際級濕地。“國光石化”整體設廠範圍超過四千公頃,將影響濕地特有種生物生存,包括中華白海豚、大杓鷸等將喪失棲地,面臨絕種危機,並且嚴重降低濕地既有的代謝廢物、過濾毒素等生態平衡功能。

  二、“國光石化”原先未將懸浮微粒“PM2.5”列入環評項目。學者估算,“國光”運轉後,每年平均使空氣懸浮微粒,每立方公尺增加0.6到2微克,等於島內每年PM2.5平均值34.6微克的6%,足以讓島內籠罩在懸浮微粒威脅下。環團人士也認為,未來每年因“國光石化”PM2.5污染導致肺癌及心血管死亡人數,可能達二百多人,臺灣平均壽命因此減少20多天。

  三、“國光石化”預估每年碳排放量2400萬公噸,未來將降到1200萬公噸,但臺灣碳排放量已是世界平均值的三倍,如果繼續增加,到2025年,每年將付出國際碳稅3541億元。而且用水量大,一年需用40萬噸水,勢必影響中部地區水資源,使供水更加困難,並造成地層下陷更為嚴重。

  四、“國光石化”是高煉油廠的替代方案,2015年五輕停産後,乙烯産量將只剩目前的一半,影響臺灣石化原料來源甚巨,屆時石化産品有一大部分必須仰賴進口,成為島內共同的負擔,並且擠壓臺灣對外經貿順差額度。至於蔡英文指稱,“國光石化”可以移建沙烏地阿拉伯等中東産油地區,此舉必將弱化臺灣整體産業發展。

  馬英九已要求將懸浮微粒納入空污法管制範圍,同時將大城、漢寶與濁水溪等濕地納入保護區,並了解地層下陷、白海豚生態與水污染等問題,“國光石化”興建與否才會做出符合民眾利益的決定。馬英九負責任的態度,正是領導人應有的高度,反“國光石化人士及在野黨應理性面對,不要升高為政治鬥爭工具。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