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誰來挽救臺南電影之殤?

時間:2010-10-25 13:38   來源:台灣網

  臺灣麻豆戲院經營困難,將於11月1日起歇業,臺南縣最後一家電影院就此將走入歷史。消息傳出後,麻豆當地大學生發起連署促請繼續營業,縣長蘇煥智亦購票觀賞電影表示支援。臺灣《中華日報》23日社論指出, 臺灣電影工業欲振乏力,盜版影片又難以禁絕,如果不能對症下藥,即使業者繼續咬牙苦撐,其結果恐怕是悲觀的。

  

  全文摘要如下:

  電影又稱為“映畫”,是一種利用膠捲、錄影帶或數位媒體,攝錄影像和聲音,並以“蒙太奇”手法重組所産生的視聽藝術,被稱為“第八藝術”。在無數電影工作者的努力下,電影綜合了戲劇、文學、音樂,製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吸引大批影迷走進戲院,沉浸在電影的奇幻世界裏。

  隨著電影工業蓬勃發展,世界各地傳統戲院紛紛改放映電影,成為電影院。1896年在美國成立的“維太放映機大廳”,是全球第一家專門放映電影的戲院。電影從默片到有聲,由黑白到彩色,成為一種絕佳的聲光享受,後來有冷氣空調、寬銀幕、身歷聲的豪華電影院相繼問世,更將電影業帶進全盛時期。

  臺灣最早出現的電影院,是位於臺北市北門街的“十字館”,1900年6月12日,“日法自動幻畫協會”在“十字館”放映黑白紀錄片,創下臺灣首度放映電影紀錄。臺灣民眾很喜歡看電影,閩南語片曾經風靡一時,除了臺北、臺南、高雄等都會地區電影院林立之外,很多農林漁礦産業發達的鄉鎮,也有電影院提供娛樂。

  當時在非都會區較知名的電影院,包括九份的昇平戲院、苗栗的南莊戲院、東勢的東宮戲院、北港的振興戲院、西螺的西螺戲院等,每一家都高朋滿座,是臺灣電影院的黃金歲月。在鼎盛時期,臺南地區電影院有一百多家,可惜在電視及錄影帶的衝擊下,光顧的影迷越來越少,紛紛關門大吉,有些老戲院廢棄或拆除改建,代之而起的是連鎖“影城”,少數幾家傳統電影院則茍延殘喘,經營得相當辛苦。

  臺南縣比較出名的鹽水永成戲院、後壁金紫戲院,早就抵擋不住歷史洪流遭到淘汰,麻豆早期頗富盛名的電姬戲院,一度演出歌舞團慘澹經營,也于二十多年前歇業。麻豆戲院曾沉寂一段歲月,但鎮上學府引進年輕學生族群,一度找回重生契機,成為臺南縣碩果僅存的電影院。

  可惜充滿懷舊氛圍的麻豆戲院,仍然不敵殘酷現實,即將吹起熄燈號。電影業的衰退與盜版的猖獗,是電影院無法生存的兩大原因,臺灣不是沒有人看電影,但票房都掌握在少數片商手中,唯有加入連鎖“影城”才能存活,可是龐大資金與人事成本,又非有意轉型的傳統業者所能承受。何況,一些熱門電影,在網路上就可輕易下載,客人不到府,電影院業者如何經營?

  學生在校園發起連署,希望挽救臺南縣最後一家電影院,這種熱心令人感動,但是否有人願意承接麻豆戲院經營權,讓大家還有一處可看電影的所在,仍是個大問號。臺灣電影在好萊塢商業電影衝擊下黯淡多時,近年來雖屢有佳作,卻可能發生找不到電影院放映的情境,希望大家一起反惡意盜拷,以實際行動支援電影産業。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