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兩會領導人會談 綠營政治陰謀作祟嘴臉醜惡

時間:2009-12-21 13:35   來源:台灣網

  兩會領導人會談,民進黨為何要發動抗議,而且規模為“特大號”,很多人也不清楚。臺灣《中華日報》20日社論指出,民進黨的“圍陳”抗議能否和平、理性,關鍵在發起者內心是否和平、理性。民進黨有沒有理解到,如果抗議結果肇致兩岸從此不見面、不會談,臺灣經濟發展還會前進嗎?還能前進嗎?

  全文摘要如下:

  第四次兩會領導人會談今日在臺中市舉行,民進黨發動抗議提前登場,臺“內政部”調度警力“千人維安”,嚴防抗議活動失序;民進黨則發動“萬人包圍”,揚言大陸代表團在臺期間要“遍地開花”,陳雲林人到哪,抗議活動就到哪。

  兩會領導人會談令人側目的新聞,或可斷言,不會是雙方會談的內容,而是民進黨的抗議、抗議所造成的騷亂,以及因此付出的社會成本。然而,兩會領導人會談之於民進黨的主要“功能”,竟成為獲取政治利益的舞臺,因果顛倒,不顧曲直,殊令人遺憾。

  參與抗爭的群眾,應也知道兩岸有許多事情需要解決,譬如臺灣農産品登陸,臺灣農民不是希望多多益善嗎?但雙方檢驗防疫流程如何快速化、便捷化,就是這次會談內容之一,將會做出具體的協定,以後照章行事。再如臺商雙重課稅問題,也會在會談中討論出合理的解決方案。ECFA雖不列入這次會談議題,但兩會會通過專家級協商,做原則性的交換意見,為日後兩會正式協商鋪路。

  多數臺灣民眾主張兩岸和平發展,繼續交往,在交流中得到合理利益,雙方坐下來談,應該是最佳的選擇。

  民進黨為何要發動抗議,而且規模為“特大號”,很多人也不清楚。是對會談的某項議題有不同意見嗎?不妨説出來,説得有道理,臺當局卻不接受,抗議也就有理由。若能説出證據,政府不理睬,抗議就有了合理性。然而,民進黨有告訴過臺灣民眾嗎?

  民進黨的抗議,顯然不是針對兩會領導人會談內容而發動,而是反對舉行這項會談,既反對大陸代表團來臺灣,也反對臺當局和他們談事情,更加反對兩岸和平發展。至於兩岸在交流中許多待決之事,包括綠營自己人在大陸經商所遇到的困難,以及民進黨支援者正期待的擴大陸客來臺消費,到底要不要解決?如何解決?在抗議口號裏是聽不到的。

  我們看到,某些政治人物,不論甚麼事,都從政治立場切入。政治固然對事務有一定的影響,但除了政治,如果沒有其他層次,譬如經濟、文化、藝術,一骨腦全都冠上政治帽子,生機必然枯竭。

  政治在臺灣已成為一種“立場”,而立場的背後是政治利益。在此狀況下,必然抹殺了真相,更使是非混淆,“內耗”便由此而生。這毋寧是臺灣社會最大的隱憂。

  民進黨的“圍陳”抗議能否和平、理性,關鍵在發起者內心是否和平、理性;亦即,抗議活動除了操練內部的凝聚力、動員力之外,有沒有理解到,如果抗議結果肇致兩岸從此不見面、不會談,臺灣經濟發展還會前進嗎?還能前進嗎?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