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合報》:LP來LP去 扁對LP的興趣有逾常人

時間:2007-11-06 09:28   來源:台灣網

  沒聽陳水扁説過一句完整的英語。他的英語程度與他的學歷對比,簡直爛到不可思議。身邊的人説,前幾年陳水扁連一句問候語都開不了口。

  臺灣《聯合報》黑白集今日刊登文章説,現在不同了,阿扁的英語瑯瑯上口。前一天稱讚張俊雄“有LP”,第二天罵馬英九“沒LP”。堂堂“總統”,竟然LP來,LP去,陳水扁對LP的興趣是否有逾常人?

  陳唐山説出那兩個字的時候,大家還不知該怎麼寫,於是出現了“卵葩”二字,也不知是否正確。後來,因此事可受公評,卵葩二字太直接,於是出現了LP二字;然而,LP二字一旦取代卵葩,竟然禁忌全失,如今連陳水扁也每日必稱LP。但是,畢竟LP仍是卵葩的“譯名”;陳水扁老是把卵葩懸在嘴邊,難道不覺有失體統?


  文章指出,陳水扁也許想故示“風流”,或展現“瀟灑”。但是將“LP”當風流,以“卵葩”為瀟灑,畢竟不符領導人的身分,徒顯其粗魯不文而已;這正如陳水扁公然詆毀司法,亦不能彰顯其“正義”,只見其狂悖無禮,目無法治。

  陳水扁已經完全失去言語節制。他説,臺灣輸給韓國,是因“金融改革及內線交易”所致;但盡人皆知,借金融改革五鬼搬運的正是陳水扁,趙建銘則是內線交易的範本。陳水扁又説,馬英九的律師主張聽驗筆錄是“干涉司法,好漢做事不敢好漢當”;但是,陳水扁自己干涉司法到什麼程度?面對司法的陳水扁自己又豈是“好漢”?如此口無遮攔的領導人,難怪口LP。

  諺雲:上吐、下瀉,蘇五元,又來一個陳小車;長憂憤,昌轉移,張膽識,邱無傷,再加一個扁卵葩! 

 

相關閱讀:

  卵葩(卵脬),閩南語“拍馬屁”,俚語稱為“捧卵葩”。另有位學者許極燉指出,“葩”正確的漢字應為“脬”(音拋),即膀胱。臺灣“教育部”國語辭典收有成語“呵脬捧卵”一詞。湘語“和卵葩”也是拍馬屁的意思。

  此詞白話字:Lān-pha;普通話中文拼音:Lǎnpā,故縮寫作LP。

 

新聞連結:

  “中華民國”想以臺灣名義參與聯合國屢次受挫,與臺灣友好的新加坡于聯合國大會公開聲明支援“一個中國”,並反對臺灣“獨立”。

  2004年9月27日晚間,“中華民國外交部部長”陳唐山至臺灣南部與“獨立”派人士會晤,主要以閩南語來發表演説,當中提及:新加坡不過是個‘鼻屎’大的國家,竟還在聯合國上批評臺灣,“捧中國的卵葩”(=拍馬屁)。

  此語原為閩南語俚語,但經媒體大肆報導後,成為喧騰一時的政治事件,並遭受反對陣營指為“失言”。陳唐山翌日透過“外交部”發言人表示“用語造成大家的不舒服,願誠懇表示歉意”。

  新加坡政府則表示了解,此事件遂落幕。

 

 

編輯:張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