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英辯論或現變數 且看綠營葫蘆裏賣什麼藥?

時間:2010-03-30 13:58   來源:台灣網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與馬英九辯論ECFA,果不其然已經出現變數。美國《世界日報》29日發表社論表示,若馬陣營不設立辯論時限,有可能成為民進黨以尚未完成辯論前提為辭,成為另一抵制兩岸簽署ECFA的藉口。若進一步追究變數由來,當然還和蔡英文在黨內領導及綠營內部矛盾有關。從一個很明顯的跡象可以看出來,民進黨對誰來辯論的説法,已由蔡英文的“兩黨主席”一變而為“黨的負責人”。若論負責人,天王具在,蔡英文或非當然人選。

  其次是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另行出招,要求馬當局在辯論前,應讓“立法院”成立ECFA監督小組進行客觀調查,並由“立法院”發動ECFA“公投”提案。單以民主政治的權能區分和施政效率言,先調查再“公投”,豈非曠日耗時?這分明是為雙英會的辯論設置障礙,而非助成雙英會。再就調查和“公投”論,有了調查結果和“公投”結論,尊重都來不及,何來辯論之必要。此舉無異否決了蔡英文的辯論主張,民進黨其實為此已是暗潮洶湧。

  或謂民進黨內有暗潮,不如説蘇貞昌等天王和派系出於個別的利益考量,對雙英會的辯論持有異見。就戰略戰術言,蘇貞昌要的是個人“大選”佈局,“五都”選舉實屬次要。蔡英文此時和馬英九搞辯論,等於是為蔡英文個人加分,從而不利蘇貞昌的“大選”佈局。姑不論蔡英文的辯論勝負,正因為有這場辯論,在無形之中等於再次確認蔡英文才是黨的領導人,而蘇不過是黨內的一個候選人而已。這豈是蘇係人馬所能容忍,遑論蘇本人所願樂見。

  再就民進黨對ECFA的一貫態度言,其所看重的並非要為臺灣提供什麼樣的經濟願景,而是統“獨”形勢的消長。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要求和馬英九辯論,就蔡英文的綠色立埸而言,究竟是政策辯論還是統“獨”辯論?就綠營的民粹慣性言,蔡英文不可能僅僅停留在ECFA的層次上,而是延伸辯論命題,要和馬英九論辯臺灣“主權”問題從而宣揚法理“臺獨”。對此,馬英九和藍營都要有心理準備,不宜單單以兩岸經濟面的議題應戰。

  馬英九和蔡英文的辯論擂臺能否舉行是一回事,但馬英九和蔡英文在擂臺之外的論辯,都得面對己方所提的願景有無説服力以為轉移。以政策論,馬英九作為執政者面對反對黨的質疑,除開要能回應反對者的質疑外,還應想到“大選”的支援者在那裏,要以支援者為對象,充分闡明政策理念。而這也是辯論的陷阱和如何轉化議題的技巧。

  社論指出,民進黨最見分明的計較與其説是ECFA,不如説更計較兩岸關係和島內統“獨”概念的消長。就馬英九而言,大陸政策才是上任以來最具成效的施政作為,也最見成效和實績;相對地,這也是綠營最痛心疾首的大患,綠營對ECFA的心病也在此。從“三通”到ECFA,綠營從來是以“臺獨”訴求的消長為設想,也預見ECFA對“臺獨”的影響。

  是以蔡英文雖以辯論ECFA為辭,但基本設想原是為民進黨重申綠色思維和立場;次則借由ECFA責難馬英九和藍營“賣臺”;若有第三步,也僅止于表像,即島內社經發展失衡所面對的分配正義,例如誰可能得利,誰可能因此受害,在中南部猛攻大陸農産品輸臺即為顯例。完全無視對岸早已承諾會顧及農民利益,不會增加農産品輸臺,而且有了ECFA,就是對臺灣輸送利益。

  社論表示,馬英九和藍營的著力點當也在此,且要攻綠營所不備,而且要能從根本面反向質疑蔡英文和民進黨的“臺獨”論述,明指其為不可行的騙局。而且要能擒其要害所在,即民進黨的“臺獨”黨綱根本是一塊神主牌,在現實中毫無可能兌現。問題出在馬英九得有魄力、有決斷,敢於發起絕地反攻。除了要敢於針鋒相對,馬英九還要敢於陳述:臺灣前途就在兩岸和平發展,ECFA不過是兩岸從經濟面一體化的起步。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