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臺灣來講,《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固然會為危機背景之下的臺灣經濟注入活力,但是“十二五”規劃也讓框架協議有了更為重要的意義。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研究生任敬飛今日在華廣網刊文指出,“十二五”規劃在描繪大陸未來發展藍圖的同時,也為兩岸的經濟合作提供了機遇,尤其是在當前兩岸和平發展的時期,兩岸經濟合作的前景將會更為廣闊。
全文內容如下:
本月的15號到18號,中國共産黨十七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的一個重點議題就是討論中國大陸今後五年的宏觀政策框架,也就是當下人們熱議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簡稱“十二五”規劃)。這份規劃勾畫出下一個五年大陸發展的藍圖,其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在經歷了三十年經濟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之下,中國大陸將謀求發展方式的轉變。
事實上,上個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就已經將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定位為“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攻堅時期”,並指出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堅持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在簽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之後,兩岸的經濟合作已經進入了一個制度化的新階段,它不僅將兩岸相關部門的協商成果確認在協議內容之中,也為未來更深層次和更寬領域的合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而“十二五”規劃則代表了未來五年大陸的發展方向,其中包含了大陸將在哪些相關領域尋求發展。因此,對於臺灣來講,《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固然會為危機背景之下的臺灣經濟注入活力,但是“十二五”規劃也讓框架協議有了更為重要的意義。
以“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而言,“十一五”規劃期間僅中央財政就投入2000多億元人民幣,支援興建了一批重大的節能環保工程,而到了“十二五”規劃,由於政策傾斜及技術創新需求,市場人士分析預估僅發展太陽能、智慧電錶、節能建築等産業,就有望在10年的時間裏投入5萬億元人民幣。可以説,僅環保工程這一塊就已經在形成一個龐大的市場。而相關技術的進步與領先又恰恰是臺灣之所長,下個月即將在臺北市舉辦的花博會就將向全球展示臺灣的十七項專利技術和五項世界第一的尖端科技,而在環保領域更是呈現了全球首座“碳中和”建築、獲得國際LEED白金認證標準的全球最環保建築以及全球首座非使用機電的室內冷卻系統等等。這些技術在大陸“十二五”規劃尋求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大背景之下絕非只是一些“概念型”技術,而是有著相當産業化發展前景的領域,兩岸完全可以借由技術與科技合作各取所需。
再以“十二五”期間將會受到廣泛關注的農業現代化為例,雖然農業機械化是被最多提及的內容,但是由於人地矛盾的逐漸突出、農民增收以及農業環保問題的浮現,生態農業已經收到越來越多的研究單位與地方農業部門的重視。尤其是它要求把發展糧食和多种經濟作物生産,發展“大農業”與第二、三産業結合起來,利用傳統農業精華和相代經濟成果,以緩解環境保護、農業生産和資源利用將的緊張關係以及被視為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經途徑。而臺灣在生態農業無論從技術還是從發展模式上來講已經進入相對成熟的階段,可以在生態農業發展的綜合性、多樣性、高效性與持續性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鑒。這樣,框架協議下兩岸的農業合作就不僅僅是臺灣的水果、蔬菜等農産品銷往大陸,還有了更具長遠發展意義的生態農業技術合作,既擴展深化了合作,又使得受益的群體從農民與中間商擴大到生態農業發展所及的方方面面。
正如一位臺灣當局經濟主管部門官員表示,會針對“十二五”規劃納入的促進發展産業進行研究,並鼓勵臺商儘快與其接軌,為臺灣經濟及電子等各大産業創造未來黃金10年大商機。因此,“十二五”規劃在描繪大陸未來發展藍圖的同時,也為兩岸的經濟合作提供了機遇,尤其是在當前兩岸和平發展的時期,兩岸經濟合作的前景將會更為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