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文化交流熱 民進黨島內折騰惹人煩

時間:2010-09-06 14:1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今年以來,全球不少地方在應付氣象災難。在臺灣,今年入夏以來颱風比往年要少,也沒有嚴重受災的情況發生。老天不折騰,全民拼經濟,本是很好的事,但總有一些人不甘寂寞,乘著天氣好,不斷弄出些瞎折騰的事兒來——

 

  上周,民進黨延續了他們一貫愛折騰、不怕折騰的本能,製造出一系列“折騰之事”,島內許多人看了,既無奈又心煩。

  選舉搭臺 “折騰”唱戲

  距9月13日“五都”候選人開始登記日期還有兩周的時間,相關話題再掀高潮。島內媒體和一些機構紛紛拋出民調結果,讓原本就不輕鬆的選情再次緊繃。近日民進黨把將於年底舉辦的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與選舉掛鉤,指責國民黨臺北市候選人、現任市長郝龍斌及市府團隊,在花博會籌備期間可能存在“弊案”,人為製造出一起“花風暴”。

  臺北市兩年前新生高架橋景觀工程植栽花價過高,引發質疑。其實,該工程與花博會毫無關係,但二者的性質相近,民進黨便借此大做文章,很容易引人聯想——臺北市花博會發生採購弊端。郝龍斌親上電視臺的政論節目,承認當時他未能在第一時間及時處理,沒有掌握完整資訊,直到近日才看到價差細目,處理得太慢,以致造成質疑。郝龍斌公開向民眾跟市府同仁道歉,強調他本人絕無貪污,否則就會辭職下臺。

  “花風暴”一時成為影響郝龍斌競選連任的一大障礙,使其深陷民進黨設定的議題中,其民調也以微弱差距低於競爭對手、民進黨候選人蘇貞昌。

  郝龍斌為因應“花風暴”,對此進行了危機處理。他親率廉政肅貪小組,調查新生高工程招標爭議,本來説兩周內有交代,不過才過了8天,臺北市政府已經完成調查,郝龍斌于週六召開記者會,親自將調查結果公布於眾。將案件疑點公開,將與此案有關的3名承辦官員及涉案公司,一起交由檢調機關偵辦。 

  國民黨輔選高層説,雖然郝公佈的調查結果未必能取信綠營,但至少明確點出新生高工程招標的疑點,並主動將官員移請司法偵辦,表達勇於負責態度,對藍營及理性中立選民來説,應可對選情發揮止血效果。

  “國語”改“華語”無事生非

  上周,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公佈的、即將於明年正式施行的臺灣“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其兩大特點是:將行之有年的“國語”與“國文”課程名稱改為“華語”與“華文”;以隱晦的方式,將中華文化的傳統歸類為海外文化,而所謂的“本土文化”,則主要意指臺灣當地文化。該課綱是陳水扁當局于2008年4月下臺之前通過的,島內政黨輪替迄今兩年多,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卻一直沒有對此加以處理,引起島內部分學者“去中國化”的質疑。

  為此,臺灣競爭力論壇本週召開記者會,臺大心理學系教授黃光國、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和知名政論家南方朔等出席併發表談話,指出把傳統的“國語”改“華語”,“國文”改“華文”,這將是非常嚴重的事情,茲事體大,臺灣教育主管部門應儘快採取必要措施,改變錯誤的“去中國化”政策。

  張亞中表示,一旦此課綱正式實施,將形同馬當局延續了“扁政府”時期沒有完全成功的“去中國化”政策。他希望海內外有識之士共同發揮力量,促使有關部門能迷途知返!黃光國則指出,二次政黨輪替後,竟然還“扁規馬隨”,實在非常奇怪!

  感到事態嚴重的教育主管部門,當天就召開記者會回應此事。強調中小學的“國語(文)”課程名稱並未改變,改的只是修訂該課綱中能力指標的文字用詞,因此不會影響到教科書內容,更不會改變現行中小學課程名稱。不過,他們發現如此做法會産生混淆,因此,未來會對此進行妥善處理。

  面對這種“瞎折騰”的局面,馬英九本週也出面澄清定調,指出人民稱呼自己的語言就是“國語”,教科書相關用語應在此原則下求取一致。臺灣教育主管部門稱,將依此原則對課綱進行修正。

  看來,島內一些人的腦子真的好像是“秀逗”了,島內政黨輪替迄今已經兩年多,居然還會發生這種讓人看了很無奈的折騰事兒,他們真的是應該好好地反思一下了。

  李登輝也出來攪局

  上周,看似已經無力折騰的李登輝又跳出來,在宴請民進黨呂秀蓮、遊錫堃、謝長廷以及臺灣團結聯盟主席黃昆輝和多名“獨派”人士時,提出籌組“棄馬保臺”聯盟。

  據説,李登輝非常關心年底“五都”選舉,認為如果民進黨“五都”全贏,國民黨就不可能提名馬英九2012年連任,因此,就能達到“棄馬保臺”的目的。席間,李登輝還提到“臺灣國辦公室”創辦人王獻極建議籌組“棄馬保臺聯盟”。但是,謝長廷、遊錫堃、呂秀蓮等人對此均持保留態度,認為這會刺激藍營,反而不利於民進黨選情。此事最終未能成局。

  看來,現如今的臺灣,也不是誰想折騰就能折騰出動靜了。

  除了這些折騰事兒之外,也有不少好消息傳出。

  上周,蔡武以中華文化促進會名譽會長身份,率大陸文化藝術界高層訪問團近50人抵達臺北。此行主要是參加在臺北舉行的“2010年兩岸文化論壇”,代表團團員涵蓋大陸藝文界重量級人物。

 

  上周,臺旅會北京辦事處主任楊瑞宗表示,今年1至7月陸客赴臺人數已超過74萬人次,他樂觀期待,今年陸客赴臺旅遊人數可望突破百萬人次。

  上周,一項最新的統計數字顯示,臺灣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大陸投資整體收益再創新高,盈利達708億元新台幣,與去年同期的436億元新台幣相比,增長逾六成;借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東風,島內不少企業家和學者表示,目前是臺資企業擁有最好進軍大陸的機會,臺企應適時改變自己把握機遇。(常工)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