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武訪台掀起兩岸文化旋風

時間:2010-09-06 09:1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9月2日中華文化聯誼會名譽會長蔡武一行甫一抵臺,便受到兩岸和國際媒體高度關注。參觀胡適故居,弔唁胡適銅像和墓園,訪問因電影《艋舺》而聲名大噪的臺北萬華剝皮寮……訪問團所到之處無不有媒體追逐左右。媒體對蔡武邊走邊訪,“險象環生”,有攝像記者甚至跌倒在地上。媒體評論,蔡武的臺灣之行正掀起一股“超強的文化旋風”。

  兩岸冷熱刻度

  這次蔡武以中華文化聯誼會名譽會長身份訪台,參訪內容也主要與文化學術交流有關。外界對蔡武此行給予高度重視。現時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對促進兩岸關係也具有重要意義——正如臺灣問題學者徐博東所説:“後ECFA時代,文教交流將是影響兩岸關係的核心因素。”

  此外,與蔡武同團訪台的還有《人民文學》雜誌主編李敬澤、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尚長榮等40余人,為近年來大陸文化界訪台層次最高的一支團隊。

  論及蔡武的臺灣行,臺灣《聯合晚報》追溯起1998年朱麗蘭訪台。當時,兩岸交往漸多,關係有升溫之勢,但第二年,李登輝“兩國論”就登場,其後民進黨主政,兩岸陷入戰危兵兇的波濤之中,直至2008年政黨再度輪替。

  時隔多年,蔡武訪台。文章指出,這意味著兩岸又重新走上了一個高峰,水位又漲到朱麗蘭訪台時的那個高度,甚至更高。

  外界頗多期待

  除了9月6日參加重頭戲文化論壇之外,蔡武一行也要參訪台灣北中南重要文化景點,全方位體驗臺灣文化,更要與臺灣各界重要人士會晤,讓外界頗多期待。

  臺灣大學副校長包宗和表示,教育文化合作勢必是兩岸下一步的重點,蔡武與臺灣各界重要人士互動,對兩岸下一階段交流的開展,會很有幫助。

  他還認為,蔡武此行與臺灣各界交換意見,應有助於為兩岸未來可能簽署的文化協議凝聚共識。

  臺灣文化總會秘書長楊渡認為,蔡武訪台的實質意義,是了解並解決兩岸文化交流所碰到的問題,其中最重要是關於智慧財産權的保護和設計商品的準入規則。 楊渡説,目前兩岸文化交流現況是,除了兩岸電影交流頻繁有其準則外,臺灣出版業、媒體、廣告等都還沒能進入大陸市場。蔡武一行可以與臺灣有關方面交換意見,大陸可再視狀況開放文創産業項目。

  對於兩岸實際解決文化交流時遇到的問題與困難,楊渡表示,臺灣文創産業非常多,例如音樂、設計、出版等類,每項産業要進入大陸市場,會遭遇不一樣的問題。兩岸文化交流已經走到新的階段,透過兩岸文化部門高層會面,建立一個文化交流的平臺,這對大中華文化有很大的幫助。(樂天)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