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錫堂:“後ECFA時代”兩岸合作方向已明確

時間:2010-07-14 14:35   來源:台灣網

  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潘錫堂今日在《海峽導報》刊文表示,第6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成果豐碩,尤其隨後的“胡吳會”更為本屆論壇的圓滿結束髮揮了 “畫龍點睛”的效果。兩岸在“後ECFA時代”合作方向已明確。

  

  全文內容如下:

  

  剛在廣州閉幕的第6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提出22項共同建議,為“後ECFA時代”雙方加強合作指引了正確的方向,擘劃了細緻、可操作的藍圖,堪稱一次成果豐碩的盛會。

  論壇閉幕後,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飛赴北京拜會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二人高度肯定甫簽署的ECFA對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與兩岸經貿合作的重要性。胡錦濤期盼ECFA能儘快落實,以便為兩岸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吳伯雄轉致馬英九的問候及16字箴言。吳伯雄又指出,國共兩黨高層交往對促進兩岸關係良性發展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確如此,此次“胡吳會”體現了國共兩黨同樣重視高層溝通,因為互信愈強,兩岸制度性協商就愈能順利進行。

  然而,遺憾的是,“胡吳會”引來民進黨質疑。其實,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及國共兩黨領導人會晤,不僅是國共兩黨交流對話的重要平臺,也是增進兩岸交流合作、匯集民意、凝聚共識的重要平臺,其功能與作用頗值得肯定。民進黨不應立足“鎖島”成見,動輒將任何與大陸交流的事,都反射性地先扣“紅帽子”,這是罔顧臺灣主流民意的不負責任的作為。

  事實上,綜括6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成果,包括兩會復談、“大三通”、陸客赴臺遊、兩岸金融合作、兩岸經濟合作等重大議題,確實對兩岸關係産生了深遠的影響。6屆論壇的舉辦,推出眾多惠臺亦有利兩岸的政策措施,提出諸多的共同建議,這種透過論壇而推行的黨與黨溝通的模式,儼然已成為兩岸關係和諧合作新局的發動機。

  

  馬英九曾指出,“國共論壇”改稱“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之目的,除可廣邀各黨各派人士參與、提升論壇層次、視野與代表性外,參加者更會感覺受到重視,所表達意見才會有參考價值。民進黨籍前新竹縣長范振宗、前民意代表許榮淑等人出席第5屆論壇,後遭民進黨開除黨籍。此次范、許以 “人民最大黨”名義出席本屆論壇,即是論壇轉型的重要跡象。易言之,轉型成包括兩岸各黨派各種聲音的論壇,才能制訂出各方都能接受的結論與共識,並依此來推動兩岸關係,方能使兩岸關係更加周延。

 

  總之,本屆論壇22項共同建議,已為後ECFA時代規劃了幾項重大的交流合作方向,堪稱成果豐碩。尤其隨後的“胡吳會”更為本屆論壇的圓滿結束髮揮了 “畫龍點睛”的效果。我們期盼,論壇不但要繼續辦,而且要愈辦愈好。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