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安林:民進黨競選策略有何奧秘?

時間:2009-10-30 13:50   來源:台灣網

  嚴安林今日在華廣網刊文表示,各政黨的競選策略往往也是決定選舉成敗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雙方勢均力敵的情況下,競選策略的優劣甚至能夠決定選舉的勝敗,這就是所謂選舉就像打仗,一般當然是力量強的一方能夠打勝仗,但有時力量小的一方也能夠獲勝,那就是看誰更會用兵,選舉策略就是打仗中的“用兵”問題。民進黨年底縣市長選舉的基本策略大體如下。

  一、 確定務實、低調的選舉目標

  蔡英文與民進黨中央根據民進黨目前在地方執政的六縣市,除去因升格而不選的高雄縣、臺南縣市,將縣市長選舉民進黨的勝負標準定格于3席。民進黨如果取得3席,則是維持了基本面,在民進黨失去政權、內部面臨諸多困難的情況下,維持基本面就是沒有輸;低於3席就算輸;而多於3席則是贏。而從目前的各種民調看,民進黨提名候選人在雲林縣、嘉義縣、屏東縣、宜蘭縣都有一搏的機會。應該説,這樣的標準是蔡英文等民進黨掌黨權者比較聰明、給自己留後路的明智之舉。

  二、提名與輔選:外謀聯盟、內求團結

  鋻於民進黨地方實力的不夠,在17個縣市中,民進黨只在14個縣市提名或者是徵召了候選人,而在花蓮、金門與連江則是沒有提名,金門與連江是民進黨的“沙漠地帶”,即使提名也是聊備一格,乾脆不提名。對花蓮,有鋻於國民黨提名的杜麗華與基層實力雄厚的傅崐萁二人參選,民進黨則是採取暗中支援國民黨脫黨參選的副縣長張志明,“外謀結盟”,希望通過國民黨的分裂以求亂中取勝。而在民進黨內部的地方勢力整合上,民進黨中央強調團結的重要性,因為團結都未必能夠贏,分裂當然更加沒有機會。

  三、再拾“清廉牌”以提升全黨形象

  民進黨中央不僅提出了再次的所謂“地方包圍中央”的選舉策略,而且重新喊起了“清廉、勤政、愛鄉土”的口號,強調“綠色執政,品質保證”。也就是媒體所言的民進黨走“傳統的復古路線”。需要指出的是,民進黨所謂“地方包圍中央”的策略,應該純粹是喊喊而已,既然選舉目標只是“坐三、爭四、望五”,如何來包圍“中央”,這恐怕是自欺欺人。而“清廉”與“勤政”的招牌也早已經被陳水扁8年的執政糟蹋完畢,再度撿起來,擦擦就用,恐怕難以取信於民,也爭取不到多少選票。由此看來,民進黨的選舉口號也已經是“黔驢技窮”了。

  四、打擊與污名化國民黨

  在無法提升自身形象的情況下,民進黨剩下的恐怕只能是寄希望於對手犯錯,以便從中謀利了。民進黨已經通過黨籍“立委”在“立法院”通過質詢、召開記者會等方式,嚴格防止國民黨可能的“政策賄選”、“政策買票”。而在選舉的最後時刻,無非是派若干線人在地方上,監督國民黨候選人是否有賄選行為,一旦抓住把柄,就向媒體與檢調部門檢舉,以“嚇阻”國民黨候選人的賄選行為。

  此外,人們經常説民進黨會選舉,善於選舉。但從此次縣市長選舉情況來看,民進黨的選舉策略似乎依然是“老套”。在地方上缺乏長期服務的情況下,在自身提不出能夠感動民眾的遠景的情況下,剩下的恐怕要麼是寄希望於對手犯錯,要麼是乾脆進行“比爛”的遊戲,彼此揭弊,互揭短處,如此而已。(嚴安林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臺港澳研究所所長、全國臺灣研究會常務理事、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