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BP機尋呼臺走出來的太空"牧星人"

時間:2015-10-27 08:32   來源:解放軍報

  上圖:李恒年近照。李 浩攝

  剛剛過去的9月份,對於中國航太來説,可謂收穫豐碩——

  這個月,中國共發射5枚火箭、27顆衛星,發射密度空前。

  仰望浩瀚太空,如今已有百餘顆類型不同、功能各異的“中國星”在遨遊……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上世紀60年代,以“兩彈一星”元勳陳芳允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建立了我國最早的衛星測控網。世紀之交,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濟生主持開發的衛星精密定軌系統,把中國航太測控事業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今天,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測控技術部研究員李恒年接過中國航太測控事業的接力棒,先後攻克了多項航太器軌道與姿態控制技術難題,推動我國航太器軌道確定與姿態控制能力邁上新臺階。

  牽星牧舟勇闖九天,讓我們一起見證這位“牧星人”的豪邁與精彩。

  “只有超前準備,才能佔有一席之地”

  那次失敗,過去十幾年了,李恒年始終唸唸不忘。

  2001年,在德國國際空間中心組織的航太工程專業進修大會上,李恒年與各國航太精英同臺競技,角逐一項名為《空間防禦機器人衛星測控技術》的課題。

  和絕大多數人一樣,李恒年在已有技術框架內精心設計了方案。唯獨一名外國小夥另辟蹊徑,提出用母衛星和子衛星的閉環控制完成測控。最初,專家們都覺得這個方案根本不可能實現。但經過一番論證之後,課題最終被這個小夥奪走了。

  這次失敗給李恒年帶來了強烈的衝擊。他事後總結:“觀念是思想的光芒,科學研究思想觀念要超前,你的思維意識超前多少,創造、分析、歸納、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怎麼樣,這是關鍵。最前沿的東西是模糊的,它是一種智慧的觸角,怕的是你想不到。”

  從此,李恒年的目光始終盯著最前沿。

  隨著世界各國地球同步軌道航太器發射數量日益增多,雙星乃至多星共位控制技術成為世界航太大國競逐的技術前沿。要成功把雙星或多星定點在同一位置上,只有擁有先進的航太器精確控制能力才能實現,差之毫釐衛星就有可能發生碰撞乃至爆炸。

  為儘快搶佔這一技術制高點,李恒年主動領銜“多星共位控制技術”和“雙星共位地面控制實施方案及預警分析”兩項重大課題研究,成功解決了雙星非同步控制的安全隔離和互不干擾問題。2004年,我國成功實現雙星共位運作,躋身具有衛星共位控制能力國家行列。

  如今,李恒年又把目光投向“數字衛星”這一世界前沿課題。他和團隊的夢想就是用數字化的方式描述和表現一顆衛星的所有零部件,在電腦裏為每顆在軌衛星建立檔案。

  這一課題跨越了數學、力學、控制工程學等多個學科,難度可想而知。攻關過程中,全力以赴的同事們記住了李恒年的一句話:“只有超前準備,才能在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

  “做科研的人,一定要敢為天下先”

  誰能想到,李恒年第一個創新成果竟是旁聽聽來的。

  李恒年剛畢業那年,被分到中心的BP機尋呼臺工作。這位數學專業研究生,感到渾身有勁無處使,便常常跑到測控技術部旁聽同事討論。一次任務聯調,地面測控站頻繁出現數據中斷、跳變、丟失等現象,令許多技術人員一籌莫展。

  在一邊聽出一點名堂的李恒年跑回去查資料。通過反覆對比技術資料,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是傳統的數據處理演算法與電腦性能不匹配導致。他連續5天泡在資料室,撰寫出一套新方案。

  當他拿著方案向時任測控技術部軟體室主任陳長貴彙報時,陳長貴被他的勇氣和執著感動,專門邀請有關專家對李恒年的成果進行評審。時任測控技術部總工程師的李濟生一錘定音:“這套方案做得不錯,我看可以讓他試一試!”新方案投入使用,測控站數據中斷等問題迎刃而解。

  一晃20多年過去了,李恒年那股闖勁兒至今未變。

  那年,我國自行研製的自旋穩定地球靜止軌道衛星“風雲二號”即將發射。李恒年獨自承擔了定姿軟體編寫任務。他反覆分析程式代碼,發現原有方案雖然能夠滿足需要,但使用的演算法一直沿襲上世紀70年代相關數學基礎。

  “要不要改?能不能改?”他跑去諮詢了很多專家,大家都説這是老一輩科學家親自審定的經典模型,不要輕易改動!是遵從權威、沿襲慣例,還是打破成規、大膽創新?

  “做科研的人,一定要敢為天下先。”李恒年決定全力以赴演算求證新方案。

  最終,這套控制技術成功應用於隨後的多次任務,使衛星姿態確定精度提高了30倍,變軌控制精度提高近10倍,節省星上燃料近15公斤。從此,我國自旋衛星測控水準跨入國際先進行列。

  “把自己逼至絕境的次數多了,就更自信了”

  這是一次歷時69天的太空大營救,李恒年不負眾望,一戰成名。

  2006年11月,我國在軌運作的一顆衛星姿態失控,供電異常,與地面聯繫時斷時續,情況危急。

  衛星研製部門和航太測控戰線的專家緊急會商。當務之急,是儘快確定衛星姿態,抓住每次幾秒鐘的衛星加電時間,注入控制指令。否則,造價數十億元的衛星將成為毫無用處的太空垃圾。

  幾天過去了,搶救工作毫無進展。領導把目光投向李恒年。

  “沒問題!”李恒年挺身而出,也把自己逼到了絕境。當時,我國航太測控網的覆蓋率還不高,確定衛星狀態、捕捉衛星搶救時機的難度非常大。面對時斷時續的遙測數據,一切現成的演算法都無濟於事。

  衛星狀態越來越糟,誰也不知道衛星在空間怎麼運動。李恒年帶領團隊晝夜不停,建模、計算、分析,再建模、再計算、再分析……

  “成功了!”在一個深夜,他帶領團隊終於掌握了衛星翻滾的規律和太陽能帆板供電的週期規律,準確預測出衛星最大供電時段。按照他的建議,遠望號測量船在南半球上空捕獲衛星,注入遙控指令……歷時69天的太空營救終獲全勝!

  李恒年有句流傳甚廣的話:“天上的事,那都是天大的事兒。”他也特別願意挑戰這些“天大的事兒”——

  2011年8月,我國首顆海洋動力環境衛星在太空運作中突然出現姿態異常,太陽能帆板無法對日定向。李恒年率領團隊衝向測控任務現場,爭分奪秒建立衛星姿態動力學模型,提出了衛星減旋和控制方案,為成功搶救衛星贏得先機。

  一次次衛星搶救,讓人們記住了那張自信的面孔。有記者問李恒年為什麼這麼自信,他説:“把自己逼至絕境的次數多了,就更自信了。”

  “天梯無捷徑,基礎性工作是最值錢的工作”

  這是一條勇闖九天的閃亮軌跡——

  系統建立同步衛星共軌控制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成功運用於我國和其他國家多顆衛星共軌控制;

  發展地球衛星軌道確定理論,提出針對機動衛星的軌道確定理論技術,成功運用於我國多顆機動軌道衛星;

  研究提出飛船返回艙軌道控制技術,使返回艙落點預報精度自“神舟五號”任務以來,始終穩定在1公里以內;

  ……

  當人們為李恒年的一個個創新成果驚嘆,並探究背後的奧秘時,他給出的答案異常簡單:腳踏實地,走實每一步!

  2004年,我國北斗二號衛星導航工程啟動,需要解決衛星該放在什麼位置、怎樣部署、怎樣控制星座等諸多難題。李恒年帶領課題組從基礎研究入手,先後承擔了3項導航星座構型設計與控制等重大專項課題,為北斗導航系統建設提供了重要技術保障。

  2011年12月27日,我國對外宣佈,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提供試運作服務,北斗星座長期維持的代價遠遠小于美國GPS星座。那一刻,李恒年無比自豪,能為航太測控科研做點基礎性的工作,不論吃多少苦受多少累都值得!

  為了讓年輕人站在更高的起點上,李恒年帶領張智斌、楊科化、張定波、侯黎強等團隊成員將有關數學計算、地球運動、時間和坐標系統、軌道和姿態動力學、優化和估計等方法寫成20多萬行代碼,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軌道控制演算法庫。如此規模的基礎積累,在國內外同類技術實驗室都屬罕見。

  如今,這已成為李恒年最欣慰的一幕場景:一批批剛剛畢業的年輕人,來到這裡即可站在20多萬行代碼搭起的基礎平臺上進行科研攻關。(鄒維榮 宗兆盾)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