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馬軍演助降低兩國爆發軍事衝突風險

時間:2015-09-29 14:44   來源:中國青年報

  馬六甲海峽及其附近海域舉行了代號為“和平友誼-2015”的聯合遂行非戰爭軍事行動演習。此次演習是落實中馬兩軍高層年度交往計劃,增進軍事互信、鞏固和發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提高戰略協作水準的重要舉措,也是中國迄今為止與東盟國家舉行的規模最大的雙邊聯合軍事演習。

  演習內容包括聯合護航、聯合搜救、聯合解救被劫持船隻、武器操作以及人道主義援助與救災行動等課目。其中,20日展開的聯合護航、聯合搜救和聯合解救被劫持船隻行動是此次演習的重點演練課目。

  此次“和平友誼-2015”演習,中方派出了蘭州艦、岳陽艦、和平方舟醫院船、4架運輸機、3架艦載直升機以及陸海空軍共計1160人參演。馬來西亞海軍也派出了包括“傑巴特”號、“雪蘭莪州”號導彈護衛艦在內的部分艦艇及直升機參加了演習。

  “和平友誼-2015”演習實現了4個“首次”,即: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與東盟國家軍隊組織戰役規模的實兵演習;解放軍首次派遣陸海空三軍兵力遂行遠域非戰爭軍事行動任務;中馬兩軍首次建立聯合指揮機構並採用了聯合力量編組方式;解放軍首次依託外軍基地對聯合實兵行動進行保障。

  “和平友誼-2015”演習的成功舉行,對於加強兩軍聯合應對海上非傳統安全威脅、促進兩國務實交流與合作、提升戰略互信等三方面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軍演有利於提升兩軍聯合應對海上非傳統安全威脅的能力

  “和平友誼-2015”聯合軍演的課題與課目設置以非戰爭軍事行動為主,這充分體現了在國際形勢深刻變革的大背景下,兩國聯合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努力提升打擊恐怖主義能力的堅定決心。

  近年來,隨著國際形勢不斷變化,以海盜和海上恐怖主義活動為主的非傳統安全威脅逐漸呈上升趨勢,尤其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東南亞海上通道已成為全球海上恐怖勢力活動最為猖獗的地區,作為此次演習地點的馬六甲海峽及其附近海域,也被公認是全球五大海上恐怖活動多發區之一。當前中國每年50%的出口商品和石油進口的80%都要通過馬六甲海峽進行運輸,馬六甲海峽已成為制約和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生命線”。中國海軍編隊每年都要為商船進行多批次的護航任務。

  西瀕馬六甲海峽的馬來西亞為保護其專屬經濟區不受偷捕者、走私船及海盜的侵擾,每年也要組織海軍在相關海域執行巡航任務,馬來西亞國防軍費開支本來就捉襟見肘,如此就更顯得力不從心,也嚴重影響了其武裝力量建設和作戰能力提升。可以説,作為東南亞海上通道重要使用國的中國和以群島著稱的馬來西亞現今正深受海上非傳統安全威脅之害。兩國海軍為此承擔了十分艱巨的護航任務,花費了大量的財力和物力。

  此外,近年來,海洋自然災害、海上突發事件頻發,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存安全的另一重要威脅。2004年12月發生的印度洋海嘯共造成東南亞國家16萬人死亡,2011年夏季颱風引發的洪澇災害重創東南亞國家經濟,而2014年3月8日馬來西亞航空MH370航班海上失聯事件更是世界航空史上的災難。以上非傳統安全領域威脅的不斷增多,催促各國都在努力找尋應對之策。

  儘管各國在非傳統安全領域的關注點和受到的威脅程度不盡相同,但非傳統安全威脅跨國性、連鎖性、擴散性等諸多特點,使其産生的危害往往超越一國的國界,僅憑一國之力幾乎無法消除。因此聯合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攜手提升處理威脅的能力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需求。作為提升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能力重要途徑的聯合軍演的出現,為各國提供了解決和面對問題的有利契機。此次中馬“和平友誼-2015”聯合軍演便具有很強的示範效應,通過聯合軍演,中馬兩軍不僅建立了海上聯合防範機制、預演了聯合應對行動,而且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事實上,早在2014年,中馬兩國就舉行了以海空兵力投送、聯合護航、聯合搜救、聯合解救被劫持船隻和人道主義援助與救災為主要課目的 “和平友誼-2014”聯合桌面推演。近年來,中國與東南亞其他各國之間也舉行了多次以聯合應對海上非傳統安全威脅挑戰為背景的軍事演習,這些聯合演習的開展,有效促進了各國海上安全合作水準的提高,有效提升了聯合應對海上非傳統安全威脅的能力。

  通過軍演有利於營造兩國務實合作互利共贏的良好氛圍

  “和平友誼-2015”聯合軍演作為一種特殊的外交手段,在促進參演國家增進了解、務實合作、互利共贏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中馬兩國自1974年建交以來,關係總體發展順利,進入上世紀90年代,雙方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的友好交流與合作全面開展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步入21世紀,中馬兩國又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兩國間貿易額逐年遞增,馬來西亞現已成為中國在東盟國家當中最大的貿易合作夥伴,兩國之間相互交流來往也愈發密切,雙方領導人互訪頻繁。尤其是2013年習主席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後,更賦予了中馬兩國關係新的時代內涵。2015年3月27日,習近平主席在歡迎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來華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時指出,中馬兩國關係正處於歷史上最好時期。同時強調,中馬兩國應加強執法和防務安全合作,共同維護安全穩定。

  馬來西亞作為亞洲的重要國家,是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支點國家,強化中馬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對於維護地區安全穩定,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實現兩國互利共贏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此次中馬“和平友誼-2015”聯合軍演的舉行是兩國交往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次創舉,使得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廣泛交流與合作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增加了軍事領域的互助與協作,更加豐富了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時代內涵。

  通過軍演有利於減少兩國誤判降低爆發軍事衝突的風險

  聯合軍事演習作為一種特殊的形式,也必將在促進參演國減少誤判建立互信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眾所週知,中馬兩國在南海存在海洋權益爭端,在彈丸礁、光星仔礁、南海礁、簸箕礁和榆亞暗沙5個島礁存在主權爭議,馬來西亞從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在南海開髮油氣田,經營爭議島礁。這些領土及海洋權益爭端直接導致了兩國在戰略上缺少足夠的互信,兩國間的交流也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加之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域外大國爭相競逐東南亞地區,使得南海形勢更加惡化,增加了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共同解決南海問題的複雜性。

  此外,一些國家大肆炒作“中國威脅論”,詆毀中國軍事“不透明”,歪曲中國海上軍事力量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東南亞國家的普遍擔憂,使得東南亞國家産生了強烈的警惕心理。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南海爭端的解決,同時也阻礙中馬兩國戰略互信的提升,制約兩國關係向更高層次發展。

  此次“和平友誼-2015”聯合軍演的舉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中馬兩國在南海問題上進一步增信釋疑。同時,通過軍演也向其他東南亞國家展示了中國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以及和平和諧的海洋理念,傳遞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願與東南亞國家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解決問題的美好夙願。中國也願意通過聯合軍演這種形式與東南亞各國加強軍事合作,建立戰略互信,真正將南海從“爭議之海”轉變成為“和平之海、友誼之海”。(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 張玥、王建華、李宇慶)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