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妄的日本侵略者,很少把對手放在眼裏,尤其是實力懸殊的侵華戰爭。但是,面對英勇的中國抗戰軍民,他們也有肅然起敬,甚至不寒而慄的時候。
1936年春,趙一曼被捕。日本特務大野泰治擔心她因傷勢過重死掉,決定立即開始審訊。當趙一曼從容地抬起頭,與之四目相對時,大野泰治“情不自禁地倒退了兩三米……”
楊靖宇犧牲後,頭顱被割下送給司令長官野副昌德邀功。這位殺人如麻的劊子手,見到楊靖宇的頭顱後,閉上眼就做噩夢,趕忙叫人舉行靈祭大會。親自切開楊靖宇的胃進行解剖的岸谷隆一,後來毒死妻兒後自殺,他在遺書中説:“中國有楊靖宇這樣的鐵血軍人,一定不會亡國。”
這些震人心魄的細節,在的歷史中不止一次地出現過。他們的英雄事跡,留給後人一個最深刻的啟示:一個民族真正的強大是精神的強大,只要精神利刃永不卷刃,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強敵。
全面侵華戰爭打響前,日本駐北平特務機關曾做了一份秘密報告,除了渲染“不戰而勝”外,也客觀談到了“不可忽視者”:“倘彼時中國的官民能一致合心而抵抗,則帝國之在滿勢力,行將陷於重圍……”自鴉片戰爭以降的近百年裏,面對外敵的入侵,中國從來不缺振臂一呼、斷頭流血的英雄人物,但只有抗日戰爭,才真正喚醒了全民族的覺醒,第一次如此萬眾一心、氣壯山河地擦亮了民族的精神利刃,向侵略者集體亮劍。
母親送兒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戰場,男女老少齊動員。在這場救亡圖存的偉大鬥爭中,中華民族空前團結、共禦外侮,形成了偉大的抗戰精神,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驚天動地的偉業”。與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八國聯軍攻入紫禁城,百姓漠然視之,因為所謂國家,不過是朝廷而已。甲午戰爭,在日軍佔領後的城鎮、村落,各種規模的集市很快恢復了往日的熱鬧景象,一些商販還很快學會用日語叫賣。在日軍駐紮的營地附近,有的趕著騾馬大車、拿著扁擔等著攬活,沒有一點亡國之恨的樣子。民眾麻木至此,戰爭焉有不敗之理?
小至個人,大至民族,肉體上的富貴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患了精神上的富貴病。現在,國家的綜合實力增強了,人民的生活水準提高了,但一些人也失去了對歷史的痛感。有的解構歷史、潑污英雄,有的缺少憂患、喪失警惕,有的妄自菲薄、膜拜西方,有的則在“唱衰中國”“做空中國”。前車之鑒,殷鑒不遠!
著名作家魏巍在《漫憶黃土嶺之戰》一文中寫道:“在戰場上看得很清楚,這是兩種精神在較量:一種是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一種是老紅軍的革命意志,看看究竟誰更頑強,誰壓倒誰。”回過頭來看,14年的艱苦抗戰,不只是時間的刻度;3500萬人的巨大傷亡,不只是生命的刻度;10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也不只是物質的刻度,它們共同標注的是一個民族的精神韌度。
歷史的橫斷面,如同樹的年輪,時間越是久遠,越能看得清晰。70年過去了,硝煙雖已散去,警鐘依然長鳴——民族的精神利刃決不能銹蝕,決不能卷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