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國有意軍事包圍日本 日本需掌握主動權

時間:2015-08-05 10:25   來源:環球網

  根據俄羅斯外國媒體網8月4日報道,據日本産經新聞報道,中國正在繼續積極推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而另外一邊,包括美國和日本在內的12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國家未能達成協定。這表明美國失去了領導地位和從前的影響力。由於美國處於消極的姿態,亞洲國家需要日本掌握主動權。

  安倍政府的歷史使命是要展示自己的力量,而這份力量是國際社會所需要的。安倍政府很清楚的了解中國的全球戰略以及中美對抗的細微之處。

  如果通觀全局,不去細究不同的具體事件,那麼中國的意圖就很明顯了。中國想要讓日本和美國相信,他們將在中國的力量和權威下被迫妥協。從這個意義來説,中國在東海建造12個平臺絕不是出於經濟利益的考量。

  日本重要國家問題研究所的副所長Tadae Takubo稱,如果這12個平臺將被用於軍事目的,那麼日本將面臨極大的威脅。

  中國在能源供應領域超過日本。中國在中國東海和其他海域開採的天然氣的份額僅佔中國能源供應總量的9%。2012年中國從11個國家進口了3040萬噸液化天然氣,其中52%的氣體時土庫曼通過管道進行供應的。

  由於沒有其他買家,俄羅斯同中國簽署了天然氣管道供應協議。這樣一來,中國就成為俄羅斯天然氣的唯一買家。為了簽署此項協議,俄羅斯做出了很大的讓步。因此中國在對能源需求不斷增長的情況下保證了本國的穩定的天然氣供應。日本經濟和能源部的消息人員非常困惑,為什麼中國突然決定在中國東海開採氣體,而完全不考慮較高的成本和無法預期的回報率?

  不能否認中國東海能源對中國吸引力,但也許中國有著其他的動機。如果不從經濟角度,而是從軍事角度來看這些平臺的重要性,問題將迎刃而解。中國南海、東海及附近地區,包括日本的專屬經濟區在內的領空不受中國控制。目前中國正在努力填補在這些地區的空白。

  如果在中國東海的這些平臺被用於軍事目的,那麼中國將可以建立一個防空識別區,將為日本自衛隊和美軍的部署增添困難。中國在南海建設的島礁增強了中國對南海中心海域領空的控制力,同時也增強了中國對巴士海峽上方空域的控制力。

  從7月30日起,四架中國轟炸機連續兩天飛越沖繩島和宮古島之間的海峽。如果中國控制了臺灣海峽,將對日本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影響。

  如果中國獲得對中國東海、沖繩、琉球群島、南海、巴士海峽和臺灣海峽的控制,就能建立一個對於日本和美國來説都非常重要的海上走廊。日本進口的大部分戰略物資和90%的石油都要經過這一區域。

  應當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在東海開採天然氣的問題。這個問題需要反映在安保法案的討論中。

  中國提出,安倍晉三訪問中國的三個條件,其中包括不參拜靖國神社。文章作者稱,安倍應當在考慮當前局勢的前提下,仔細考慮對中國的訪問。安倍應當相信戰後日本已經走過了漫長的和平道路,不應該害怕談論日本人的價值觀,即使是為了同中國發展友好關係。(知遠)

編輯:王媛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