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母遊弋

係統對抗
模擬作戰 復雜環境“實戰基石”
“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是各國軍隊提高作戰能力的普遍共識。為了形成壓倒性的夜間作戰能力,外軍不僅重視夜視技術研究,更是通過夜訓“把每個人都逼到疲憊不堪、瀕臨崩潰的邊緣”。俄軍認為,“夜間行動已成為軍隊的一般行動,必須周密而全面地訓練部隊”,其夜訓時間佔年度戰術訓練總時數的35%∼40%,佔野外訓練時數的50%,而且要求“在夜間完成和晝間一樣的任務”。
此外,運用各種技術手段,開展模擬化、基地化、網絡化對抗訓練,更是備受各國軍隊青睞。一些軍事強國依托計算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虛擬現實技術、軍事專家係統和多媒體技術等,營造夜戰場的復雜環境並實施夜戰行動,實現戰練融合。有報道稱,法、德、以等多國陸軍都建有專門夜訓基地,利用計算機和光電設施可以模擬各種火力晝、夜間作戰,以全面提高夜戰實戰能力。
據悉,美軍近期還投巨資開辟模擬實景訓練場,邀請好萊塢資深道具專家精心設計模擬城鎮區,倣真環境令人嘆為觀止。正如美軍官兵所言,戰場上遇到的各種困難在實兵演練中早已“見識”過了。
夜戰—— 不再神秘守候
夜戰,是指軍隊在天黑後至天亮前利用夜暗自然條件所進行的作戰活動。在傳統戰爭中,夜戰可謂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人歡喜有人憂”,為實現出敵不意、以奇制勝創造了條件,美軍就曾在朝鮮戰場上發出“月亮是中國人的”感嘆。
然而,在信息技術尤其是先進夜視技術強力驅動下,各種高技術夜視裝備應運而生,使夜戰水平發生了質的變化,呈現出看得見、聯得上、打得準、藏不住等新特點。美軍更是由“月亮恐懼症”轉為期望“月黑風高”之時作戰,夜戰已成為其“拿手好戲”。從近期高技術局部戰爭不難看出,其70%以上的軍事行動都選在夜間進行。正如美軍所言:“在必須勝過其潛在敵手的競賽中,幾乎沒有一項優勢會比夜戰優勢能帶來更大的好處。”
可以說,隨著夜視技術的突破和廣泛運用,全天候作戰已成為現代戰爭的主旋律,基于信息係統奪取“制夜權”已告別了夜戰“打悶棍”的時代。(一文 蔣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