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立法機構欲審防務機密預算:南海無作為就凍結

時間:2014-10-27 10:02   來源:東南網

  臺當局“國防部”明年近150億元(新台幣,下同)的機密預算23日接受“立法院”審查,最終有3億元預算遭到凍結。“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提出的解凍條件是,“國防部”儘快拿出提升太平島戰力的專案報告並向“立法院”説明內容。

  隨著南海問題越來越受關注,要求太平島重新駐軍、強化火力的輿論呼聲在島內越來越強,臺軍方再一次被逼到臺前。

  太平島丟“老大”位置 促生臺灣危機感

  據了解,在當天的審查中,國民黨“立委”林鬱方提到,中國大陸在南沙太平島附近海域的6處海礁進行填海造陸,其中永暑島面積接近一平方公里(0.96平方公里),已經取代太平島(0.49平方公里)成為“南沙第一大島”,因此凍結軍方5億元預算,要求“國防部”提出“如何提升太平島戰力”的專案報告。經過臺軍方協商,預算凍結額度最後減少到3億元。

  由臺灣實際控制的太平島也正在西南角填海造陸,建設能停泊3000噸以下艦船的新碼頭,並計劃擴建現有的飛機跑道,相關工程預計在2015年完工。但目前太平島由約100名海巡隊員駐防,主要武器僅為120毫米迫擊炮和40毫米高射炮,島內近年來要求重新駐軍、強化火力的呼聲不斷。

  據臺媒披露,軍方實際上已評估過導彈上島計劃,適合部署在太平島的以低空導彈為主,包括“復仇者”和“天劍一型”車載防空導彈系統。臺陸軍甚至已經根據太平島作戰環境制定了為期2年的“劍影計劃”,研發“天劍一型”野戰防空導彈系統,把射程從9公里增加到13公里(越南控制的敦謙沙洲距太平島13公里),希望將其作為機動部署到太平島的首批防空導彈。

  長期關注太平島防務的“立委”林鬱方,此前曾以越南、菲律賓持續強化南海戰備為由,要求臺“國防部”慎重考慮將陸戰隊派回太平島,但軍方低調回應,稱目前對太平島防衛的政策指導還是“以民代戍”,但“國防部”會專案輔導,顯示軍方夾在當局高層和民意代表之間的無奈。

  臺灣該擔心的是美國而非大陸

  臺“國安局長”李翔宙日前向“立法院”報告稱,“大陸目前在南海控制的島嶼中,共有7個島在填海造陸,顯示在南海已有全盤的戰略規劃”。林鬱方認為,其中數個島距太平島僅30-70公里,對太平島呈現“包圍”態勢,擔心大陸一旦設立南海防空識別區影響臺軍的太平島運補。李翔宙回應稱“非常擔心”,並表示“如果不以職務身份發言,自己贊同增兵太平島”。不少關注太平島問題的臺灣網友表示,“我們不敢的,就讓大陸來好了”,“大陸在南海有完備思考,有全盤計劃,也有按部就班的執行,加油吧,我支援”,“維護固有疆域,希望臺灣能和大陸聯手。就算美國不允許我們和大陸合作,臺灣也千萬不要阻撓大陸”……

  對此,臺軍事學者、海軍備役上校王志鵬表示,臺灣低調建設碼頭和擴建跑道,增強島上軍力與防衛軍備,提升在南海的實質存在感,防止意外的發生,在策略上是對的。但對大陸填海造陸的作為,卻在主觀和現實戰略上存在錯誤認知。

  他認為,大陸的現行作為對越、菲等國確實形成威脅,但對臺灣實質佔領太平島,“反而可能是助力,何來包圍之説”?臺灣在南海逐漸邊緣化是事實,要説被包圍,越南老早就在幹了,大陸積極“圈地強化”,反而強化了太平島的安全情境。

  林鬱方2012年就曾以凍結預算為手段,強力要求臺軍在太平島部署美制“復仇者”導彈,但立即被美方以“反恐”理由阻止。王志鵬強調,美方不僅反對將售臺美制武器部署到太平島,也一直反對增強太平島的軍力和軍備,表面上是不希望臺灣介入紛爭增加複雜性,其實背後的關鍵因素就是不希望兩岸在南海形成聯合之勢。如果太平島真的發生意外衝突,依據目前大陸的南海策略及兩岸關係基調,大陸必然會毫不猶豫出手相助,到時就會迫使臺灣與大陸採取“任務性合作”,致使美國難以反對,這才是美方最擔心的失控局面。(海峽導報記者 劉強)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