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刃”還是“利刃”?巴以衝突再起的背後

時間:2014-07-15 09:58   來源:新華國際

   以色列在當地時間13日淩晨對巴勒斯坦加沙的安全總部以及警察局進行了空襲,這是自從7月8日以色列對該地區發動進攻以來最嚴重的轟炸行動。加沙官員表示,從以色列發動“護刃行動”以來,至少有159名巴勒斯坦人在這段時間的空襲中喪生。

   加沙戰火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致電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時説:“美國願意盡力,促使雙方放棄敵對,包括恢復遵守2012年11月的停火協議。”但內塔尼亞胡已經公開稱,“現階段我們不會與任何人談停火問題,現在停火是不可能的。”

   巴以衝突突然升級,給本來就災難重重的中東地區帶來更加緊張的局勢。以色列的強硬立場也讓很多人擔心,地面進攻會在後續展開,導致雙方軍事化對抗無限升級。短期內來看這的確值得擔憂,但從長期來看,巴以雙方大規模的軍事對抗不會出現。

   巴勒斯坦武裝雖然用火箭炮進行了還擊,但是從巴勒斯坦的軍事實力來看,完全沒有與以色列進行全面軍事對抗的可能。如果以色列繼續單方面進行軍事深入,將面臨國際社會的巨大輿論壓力,同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也不會看到加沙局勢進一步向對抗的方向轉化。

   以色列若堅持開啟地面進攻,將面臨更大壓力。因為地面進攻毫無疑問將加大雙方的傷亡,特別是會導致更多的平民喪生,這在國際社會上會招來更多的譴責和不滿。而且軍事行動的壓力加大後,反而有可能更加促成巴內部的團結,令哈馬斯從民眾那裏獲得更多的支援。

   此次以色列針對哈馬斯組織武裝人員的軍事行動,導火索是6月12日在加沙地帶3名猶太青年失蹤之後被殺害事件。儘管哈馬斯否認與該事件有關,但以色列此次軍事行動的主要目標還是指向了哈馬斯。

   近幾個月來,巴勒斯坦內部兩大派別法塔赫和哈馬斯的關係開始緩和,於今年4月宣佈達成一份和解協議,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同意在5周內組建聯合政府,並在政府組建後6個月內舉行全國大選。此項協議標誌兩派結束了七年的內鬥,重新團結起來,顯然這對以色列來説是不願意看到的。

   協議的達成受到了阿拉伯國家尤其是埃及和卡達等國的熱烈歡迎,但美國和以色列卻對此表示譴責,稱這會影響到巴以和談進展。由於以色列和美國一直將哈馬斯視為恐怖組織,拒絕與其對話。巴內部的和解讓哈馬斯的合法性得到了確認,以色列一直在找機會對哈馬斯進行打擊,這次的猶太青年被綁架一案正好給了以一個很好的理由。

   衝突會持續多久將重點取決於兩個因素,一個是國際社會的干預程度,另一個是哈馬斯對以色列軍事行動的反應力度。分析人士認為,如果在未來幾天中,哈馬斯一方的火箭彈能突破以軍“鐵穹”攔截系統的封鎖,給以方造成人員傷亡的話,不排除戰端進一步擴大的可能。

   通過軍事行動造成的人道主義危機向國際社會施壓是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為結束衝突而採取的重要措施。以軍行動開始後,巴總統阿巴斯先後與聯合國等國際組織駐巴勒斯坦的代表見面,並與阿拉伯聯盟秘書長阿拉比、埃及總統塞西、美國國務卿克裏取得聯繫,希望通過外交努力促使以色列儘早中止軍事行動。

   此外,美國近年來一直想從中東地區收手,但敘利亞問題、伊拉克問題以及伊朗核問題都牽扯了美國的巨大精力。以色列對美國在巴以問題上的投入不夠頗有不滿,此次軍事行動也有吸引美國和國際社會注意力的嫌疑。

   不過,即使雙方能夠實現停火,只要以色列和西方國家對巴勒斯坦哈馬斯組織的“恐怖組織”定位沒有改變,巴以雙方繼續秉承“以暴制暴”的邏輯,那“護刃”終會變成“利刃”,戰火隨時有可能卷走更多的無辜生命。(文/余南)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