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屆香格里拉安全對話5月30日至6月1日在新加坡舉行,會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美國防長哈格爾明裏暗裏攻擊中國,中國解放軍副總長王冠中被迫反擊,這一場景吸引了世界。一些西方媒體評論,中美軍方公開互嗆今後或會成為“常態”。
常態就常態吧。以往中美的那種“氛圍”是以中國“讓著”對方為代價的,但中國不可能無限制地讓下去。作為大國,中國有許多合理的利益需要維護,我們的道理也要向世界講清楚。美日過於咄咄逼人,會迫使中國考慮“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在美日的感覺中,以前它們擠壓中國、指責中國,中國以息事寧人的態度還之,這就是“現狀”。中國哪怕較為克制地行動和還嘴,都會讓它們很不適應,覺得中國“變強硬了”,不再“韜光養晦”了。
美日在把中國繼續當成一個老實巴交的陸地國家來要求,最好是越南、菲律賓一跺腳,我們都要抖三抖。它們希望中國離海洋遠遠的,中國的軍力也應停留在幾十年前的水準。對它們來説,崛起的中國最好永遠只是一隻溫順的肥羊,亞太地緣政治應當對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一事實忽略不計。
怎麼辦?中國的唯一選擇是改變美日等國對中國的上述無理評判尺度,讓它們逐漸對中國維護自己的正常權益形成適應。這不是一夜之間可以實現的轉變,中國需要拿出持之以恒的決心做這件事。
中國自己最清楚,我們沒想“武力征服”亞洲,我們很希望能夠通過談判和協商解決一切問題,也很希望中美不“撕破臉”,關起門來談兩國的矛盾,而不把它們張揚到世界上。我們迄今的所作所為絕大多數都是“回應”,我們不想在亞太惹是生非。
我們應當因為這一切而確信,我們的反應對大國來説一點都不過分。亞太局勢能夠承受中國的這些反應,而且必須承受。這其實也是美日等國的“唯一選擇”。
中國在日本早就設有防空識別區的情況下宣佈本國的空識區,在南海已經有很多口油氣井的情況下鑽探本國的第一口井,如果美國等一些國家對此都大驚小怪,那它們壓根就沒把中國看作是大國。這樣的謬見不可能經受住時間的沖刷,美國非改不可。
中國有足夠的力量來塑造這一適應和改變過程。美日同中國的爭吵今後將常態化,針對中國的海上摩擦也會更頻繁。我們會因此而産生一些擔心,但是也須看到,中國不是唯一的擔心者。難道日本、越南、菲律賓不擔心?希望同中國保持商業關係及國際問題合作的美國會不擔心?大家都擔心就對了。亞太和平與穩定的責任需要大家共擔,而不能僅由中國的讓步充當防洪堤上的沙袋。這是美日等調整對華態度的前提。
如果中美在亞洲發生嚴重衝突,越菲等相關國家一定會遭殃。這些國家需要很清楚這一道理,它們還需對這一風險採取正確的規避態度。
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非常重要,但它或許有相當一部分要靠我們同美國“鬥”出來。美國不會有興趣同沒實力與它角力的大國建立新型關係,它只有意識到同中國對抗真的不如與中國合作更划算時,才會認真思考後一個選項。歷史或將證明,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最終將是中美兩大國深一腳淺一腳“摸著石頭過河”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