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解析:中國殲-20隱形戰機到底有多隱形?

時間:2014-03-10 11:25   來源:新華網

  美國媒體稱,中國在2011年首次展示了自己的殲-20隱形戰鬥機後,分析人士曾指出,該戰鬥機可能會將亞太地區的力量平衡進一步向解放軍空軍傾斜。中國顯然仍致力於軍事硬體的投資。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3月6日報道,不少分析人士已指出,象徵著解放軍空軍現代化的殲-20,有隱形戰鬥機的“樣子”,但實際上不具有那些讓飛機難以被雷達偵測到的細節,正如國防記者戴維阿克斯(音)2011年在《外交官》(The Diplomat)雜誌上所寫的。

  阿克斯寫道,首先“從一些對飛機後方拍攝的照片來看,(殲-20)看來具有傳統、固定的圓型發動機噴口。而F-22、B-2隱形轟炸機,以及現已退役的F-117隱形戰鬥機,都具有仔細設計的有棱角的噴口,為的是散射雷達波。 而且F-22的噴口還可調整方向,利用引擎推力‘向量’增強可操控性。T-50的圓型噴口也具有同樣的‘向量’操控性。”

  阿克斯指出:“殲-20看來缺少隱型噴口和向量推進能力,這是殲-20避開後方雷達偵測能力上的硬傷。”

  報道稱,這三架人們已經看到的殲-20都是原型機。從近日傳出來的照片來看,它們的製造廠家、成都飛機工業公司似乎正在從飛行測試中學到東西。

  據報道,序號為2001的第一架原型機,與序號為2011的最新原型機相比,有很大的區別,表現在起落架艙門的位置和鋸齒、機頭和引擎進氣道(就在駕駛艙後面),以及垂直穩定翼或稱尾翼的形狀等方面。

  正如航空家(Aviationist)網站指出,這些地方都有所調整,想必是由於飛行性能和隱形能力的原因。最新原型機的塗色方案也與以前不同,這可能沒有任何意義,但也可能表明其具有一種不同的吸收雷達的涂層。 世界上僅有的隱形作戰飛機F-22、B-2和F-35都使用這種涂層。

  報道稱,殲-20最初面世時曾引起媒體的極大關注,這不僅因為它所代表的技術,也因為它是在美國前國防部長羅伯特M蓋茨訪華之際亮相的。當時,蓋茨曾質疑中國的戰鬥機“究竟有多隱形”。那以後,五角大樓曾暗示殲-20投入使用不會早于2018年。

  報道最後稱,殲-20的設計有多少實質性改變、以及這架飛機的有效性能如何,還有待觀察。但是至少有一點已經明確:該飛機的飛行測試遠不只是一個宣傳噱頭。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