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個別國家曲解防空識別區只因自己心虛

時間:2013-11-25 10: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中國政府宣佈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

  就中國政府宣佈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新舉,內地專家接受媒體採訪認為,這是中國政府出於國家長治久安的考慮而做出的戰略決策,是國防透明化、法制化、機制化的具體體現,也符合國際通行做法。

  中國政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基本規則》,宣佈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中國國防部11月23日發佈東海防空識別區航空器識別規則。東海防空識別區公佈劃設後,中國空軍進行了首次空中巡邏。據了解,20世紀50年代以來,包括一些大國和中國周邊部分國家在內的20多個國家先後設立了防空識別區。

  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羅援接受中新網採訪時透露,這是中國政府醞釀很長時間,權衡利弊後做出的一個決定,其間曾聽取諸多專家學者的建議。

  “這是一種國家意志的體現和主權意識的宣示,表明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和堅定意志。”羅援説,與此同時,這本身也是一種危機預防和處理的有效手段,“先亮明我們的底線,才能避免發生一些誤讀誤判。”

  在羅援看來,此舉也是為了保護飛行器和飛行人員的生命財産安全,是一種人道主義的體現。“因為空中,特別是在有爭議空域,飛行器相遇就是千鈞一髮的時刻,很短時間內就會造成機毀人亡。”

  海軍資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尹卓也表示,東海方向是中國各個航空器航線飛行最密集的地方,為了保證在整個東海方向空防的安全,有必要設立防空識別區。

  “對此,個別國家可能會作過度解讀,這只能説明他們做賊心虛。”羅援指出,這本身是一個預防性措施,體現了中國國防積極防禦的思想,以期避免意外事件的發生,既具有重大的軍事價值,也有重大的政治意義。

  尹卓在接受中廣網採訪時表示,設立防空識別區的主要目的是“兩個安全加一個服務”,首先是領空外的中國空域的安全,這是一個預警體制,也是第一位的;其次是保證其他航空器的安全,就是飛行安全上的兩個安全,然後再加上一個服務,即合法進入中國防空識別區在中國領空飛行的飛行器。這些飛行器包括私人飛機等。

  軍事專家張軍社接受央廣網記者採訪表示,中國政府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既有充分的法律依據,也符合國際通行做法,從《聯合國憲章》來講,它規定國家享有自衛的自然的權利,國際民航條約規定每個國家對它的領空安全享有排他性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基本法準則》也明確規定了國家領空主權原則,還有《國防法》,系列的法律和法規為設立防空識別區提供了足夠的法理依據。

  防空識別區是瀕海國家為防範可能面臨的空中威脅,在領空外劃設的空域範圍,用於及時識別、監視、管制和處置進入該空域的航空器,留出預警時間,保衛空防安全。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表示,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是中國有效行使自衛權的必要措施,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不影響有關空域的飛越自由。國際航班在東海防空識別區內的正常飛行活動,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完)

/> /> />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