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無人機反恐失誤引民怨 “每天都是911”

時間:2013-07-26 08:42   來源:人民日報

美國空軍MQ-1型“捕食者”無人攻擊機

  中央和邊陲之間歷史上的緊張關係,在世界上很多國家持續發酵。對其中許多國家來説,過去10餘年來美國的反恐戰爭加劇了這種緊張關係。

  美國的反恐戰爭,最具爭議的一面也許就是無人機項目。在巴基斯坦普什圖人、葉門人、索馬利亞人和土耳其東部的庫爾德人看來,反恐戰爭除了意味著軍事活動和武裝組織的攻擊,還意味著無人機的使用。無人機造型優美、科技含量高,可以飛抵任何地方。美國將這一先進的“殺戮技術”用於世界上一些最貧窮、最孤立的地區,其結果是,邊陲地區與中央政府之間的衝突有增無減。無人機的作用無異於火上澆油。

  在美國,關於無人機的爭論主要圍繞著攻擊精確度、減少地面作戰等議題。包括不少美國盟友在內的很多人相信,無人機是一個只用於襲擊恐怖分子頭目的精準武器。然而,卻很少有人提及那些慘遭無人機襲擊的無辜受害者,以及這些襲擊對邊境地區本已破碎的社會結構所造成的廣泛影響。

  無人機主要針對伊斯蘭國家邊陲地帶的部落。美國對“基地”組織的追捕正是發生在這些部落生活的區域內。受到“文明衝突論”的影響,美國忽略當地和歷史因素,輕率地將這些部落當做“基地”組織的“全球聖戰”的一部分。當美國增加對當地中央政府的軍事支援,並動用了包括使用無人機在內的安全部隊時,這些國家歷史上的中央和邊陲之間的緊張關係就被擴大乃至激化。反恐戰爭很快變成了針對邊陲部落的全球戰爭。顯而易見,10餘年來,美國一直在以錯誤的方式跟錯誤的敵人進行一場錯誤的戰爭。

  戰爭的迷霧厚厚地籠罩在眾多邊陲地區,儘管那裏無辜的男女老少是最大的受害者,但很大程度上,外界並未認識到他們的遭遇。今天被無人機轟炸,明天被軍事襲擊,接下來一天有自殺式炸彈,然後又是敵對部落的攻擊……邊陲地帶的民眾叫苦不迭:“我們這裡每天都是‘911’。”

  中央和邊緣地帶結構性分離與持續緊張很容易産生恐怖主義。只有認清了暴力的源頭,我們才能消除暴力。以有效的治理、尊重當地傳統為基礎,將邊陲地區的部落整合到國家中來,這樣才能創造中央和邊緣的平衡關係。

編輯:顧文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