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專家激辯中俄軍事聯盟 對西方而言非常可怕

時間:2013-07-25 15:55   來源:環球網

  據俄羅斯之聲電臺網站7月23日報道,中俄兩國7月10日才剛剛結束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以東海域舉行的大型海上軍演。“和平使命-2013”反恐軍演就接踵而至。“和平使命-2013”軍演必將引起美國乃至整個西方專家們的高度關注和焦慮不安。

  俄媒稱,“和平使命”系列聯合軍演始於2005年。今年軍演的時間最長——歷時20天,分三階段進行,包括重新部署部隊、規劃行動和開展聯合軍事行動。聯合指揮部由60名俄中軍官組成。逾1500名官兵將參加演習的地面行動,由兩國空軍轟炸機和直升機組成的空中力量將為地面部分提供支援。俄科學院世界經濟和國際關係研究所專家弗拉基米爾德沃爾金認為,這次軍演將提升俄作為軍事強國的地位。他説:“軍演打著反恐行動的旗號,但其規模遠遠超過打擊恐怖分子所需。”

  報道稱,“和平使命-2013”軍演必將引起美國乃至整個西方專家們的高度關注和焦慮不安。對於這種情況,地緣政治研究院副院長康斯坦丁西夫科夫解釋説:“這是合情合理的。他們肯定會為俄中同盟的形成感到擔憂。此前,俄中同盟純屬經濟性質,如今它正轉變為軍事政治同盟。這對西方而言非常可怕,這會從根本上動搖西方對世界的主導權。”

  對於俄中是否會真正建立軍事同盟的問題,西夫科夫認為,兩國合作的發展具有無限可能。一切都取決於全球地緣政治局勢。他現在還不準備使用“同盟”這個詞,但不排除莫斯科和北京未來打造軍事-政治集團的可能性。

  但俄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專家帕維爾卡緬諾夫不贊同上述觀點。他認為,所謂俄中建立軍事同盟的説法盛行于西方,目的只是為了給“中國威脅論”添油加醋。卡緬諾夫説:“俄中之間不存在軍事同盟,兩國從未討論過這一問題。雙方均完全獨立自主地堅持自己的軍事政策,包括獨立進行反恐鬥爭。莫斯科和北京協調行動只是正常合作,軍事同盟斷然不會形成,雙方連這方面的意願都沒表達過。”

  美國《世界政治評論》網站7月23日刊發文章稱,對於這些俄中聯合軍演或是兩國在其他方面的關係的意義不應過分誇大。中國和俄羅斯海軍還沒有能力實施複雜的多國作戰行動。他們充其量也許有能力採用一種扇形策略,並據此實施平行的、而在地理上互相隔離的戰役。更有甚者,俄羅斯和中國之間並不存在正式的防務同盟,而且對於兩國在近期任何時候實施聯合作戰行動並沒有任何承諾或預期。

  儘管俄羅斯和中國相互間的安全關係比起它們各自與其他任何大國的安全關係要好一些,但是戰略顧忌的因素始終存在。例如,就在這次海軍軍演剛剛結束之後,俄羅斯就在其東部地區進行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全國性軍演。中國的一些人士認為,後面這次演習不僅是在向東京和華盛頓、也是在向北京發出信號:俄羅斯軍隊也準備好了在亞洲開展地面作戰行動。而且,俄中兩國已經或將要同美國和日本一道參加環太平洋海軍演習,這表明上述這些國家都認為,即便是與潛在敵人進行海軍接觸也是具有某種價值的。

編輯:顧文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