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中印邊境爭端待和解 合作潛力超國際想像

時間:2013-05-21 10:56   來源:環球時報

  社評:中印邊界商隊多了,軍隊出沒就會少

  李克強總理訪問印度,給中印媒體帶來邊界問題之外的大量話題。辛格總理還當著眾記者面説,中印將考慮“更多舉措以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他進一步強調,“這種和平與安寧必須被珍惜”。

  中印領導人對雙邊經濟合作的關切,兩國政府對邊界問題的冷靜看法,顯然都同媒體通常對兩國關係的呈現大為不同。

  説到底,兩國政府都有心促進中印的友好合作,但雙方能夠吸引兩國社會的合作話題實在太少了。兩國的貿易額已達700億美元,雙方承諾兩年後上升到1000億美元。但正如一些學者指出,貿易同相互投資不同,貿易對人的直接交往拉動小,過貨量上去了,但人可以不去或少去。現在兩國領導人跨越喜馬拉雅山握手,下一步要看兩國社會能否有更多握手的機緣。

  所以中印總理一致同意開展産業園區、基礎設施的大項目合作,並共同倡議建設中印緬孟經濟走廊,對中印輿論的注意力從邊界問題上向更廣闊的領域分散,將具有長期意義。

  從中國媒體的角度,我們一眼可以看出這些合作倡議都是中國政府的真實意願,中國做這些事情也很在行。我們的擔心是印度方面推動這些合作的決心有多大,以及印度社會對開展這些合作是否會掣肘。

  很多人都還記得2006年中印重開乃堆拉口岸時中國輿論和商人們的熱切期待。但印度方面顯然辜負了中國民間的這番熱情。乃堆拉地區的邊貿至今很冷清,這種境遇與中國大量邊貿點的紅火景象形成反差。

  由於中印邊界問題尚未解決,使得中印之間至今沒有公路和鐵路交通,出於安全原因而顧慮多的一方也是印度。

  中印緬孟四國經濟合作的概念已經提出多年,之前在四國的邊境區域層級上醞釀發酵,中國雲南省是主要推動者,印度是相對最不積極的一方。現在中印總理把四方合作提高到國家層級,並且首次使用“經濟走廊”的概念,這令人鼓舞,也讓人擔心會不會今後又被印度的實際懈怠“拖黃”。

  國與國的邊境如果缺少商隊的往來,就會有更多軍隊的出沒,這是一個老道理,用它對應中印兩國,倒也算是貼切。我們相信,解決12.5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糾紛,光靠“談”遠遠不夠。需要有大量商隊穿越中印邊界,才能最終稀釋雙方今天圍繞爭議的嚴峻情緒,為兩國化解邊界之爭開闢全新的思想空間。

  中印之間不僅應當修路,印度應當出現中國資金和企業扎堆的産業園區,中國電影院裏應當上映更多印度歌舞片,兩國青年應踴躍去對方國家留學。只要兩國形成真正的政治意願,我們很快就會發現,中印今天之前的躊躇和患得患失是多麼“自作自受”。

  中印兩大國相互鬥氣和吵鬧對世界輿論是“很好玩的事”,中印一旦全面合作起來,就將是“更好玩的事”。兩國集中了全球40%的人口,而且是全球新興市場兩個最大的代表。中印合作一旦真的理順,它的巨大潛力將超出國際政治學迄今的想像力。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