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應對釣魚島爭端有五大非軍事手段

時間:2013-03-21 14:54   來源:環球時報

  日本媒體20日報道稱,日美兩國政府將在今年夏季之前制定應對釣魚島危機的共同防衛計劃。這是日美雙方首次針對“日本領土的特定區域”制定的詳細防衛計劃,必須予以高度關注。筆者認為,面臨日本政府在釣魚島爭端中一系列不斷加劇的軍事和非軍事行為,我國政府除採取必要的常態化監管和軍事鬥爭準備外,當前有以下五個非軍事措施和方法可供選擇。

  一是支援全世界華人開展保釣運動,要求臺灣當局主要承擔保釣責任。釣魚島在抗日戰爭結束後,在行政區劃上歸臺灣宜蘭縣管轄,是從屬於臺灣的大陸性島嶼,是我國臺灣省的一部分。鋻於臺灣與美國、日本的特殊關係,臺灣一旦主動實施有效的保釣奪島行動(含軍事手段),日美難以下手,勢必對日美聯手通過霸佔釣魚島實施的亞太戰略造成變數。大陸方面應當公開回應聯合保釣問題,並通過適當渠道,支援臺灣民眾把臺灣各政黨的保釣態度和有效行動視為是否愛臺和能否競選執政的一個重要條件。完全可以通過一定的渠道承諾,從各方面支援臺灣政府積極的保釣行動,決不讓臺灣方面在對日保釣鬥爭中受到損害。要廣泛支援世界華人敦促臺灣政府走上保釣鬥爭第一線,形成強大的全球華人輿論,迫使臺灣當局成為保釣第一責任人。

  第二,中國政府直接或通過第三方渠道,就日本迫切希望“入常”問題上施加有效壓力。成為聯合國新的常任理事國是日本國內各派政治力量及其外交事務多年來力圖實現的一個“宏偉”目標。無疑,日本也很明白,中國同意與否是日本能否實現這一夙願繞不過去的坎。與爭取釣魚島按照我方方針來處理這一歷史重任相比,以適當支援日本“入常”做政治交易,還是很划算的。因為在保留原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各種權利的條件下,日本“入常”對我國沒有實質性損失。如果中國在關鍵問題上需要投反對票,即便在美國一派中多增加日本的一票,也形成不了常任理事國的共同決議。但對一心想成為有決策權大國的日本來説,卻頗有吸引力。這實際上是給日本政府一個體面收場的臺階以及權衡利弊的兩難選擇。這對分化當前日本各界在釣魚島爭端上基本統一的態度和力量,打進了一個有力的楔子,為日後欲有建樹的日本政治家上臺執政而開啟釣魚島和東海問題的和平談判埋下伏筆。

  第三,適當收縮對日經濟貿易利大於弊。完全可以利用日本對我國稀土等重要戰略性資源和某些重要商品出口的高度依賴性,有選擇、有節奏地適當收緊;同時有選擇地逐步收緊我國進口的日本商品,開闢和尋求第三國替代商品。這對我國經濟影響較小,而對日本經濟影響較大。

  第四,在俄羅斯、韓國與日本的島嶼爭端上有所呼應,對日施加有效壓力。依據二戰後有關國際文件,我國政府可直接或通過第三方警告日本:如果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一意孤行,中國將支援俄羅斯、韓國在南千島群島和獨島的立場,對日本施加有效的壓力。比如,允許大陸公司參與俄羅斯開發南千島群島,鼓勵我國民間人士前往俄羅斯南千島群島旅遊觀光;派出我國民間學者與俄羅斯、韓國的民間學術團體開展關於南千島群島或獨島問題的學術交流等等。

  第五,繼續通過各種方式,支援日本各界友好人士積極發揮作用。近幾個月,中方已做了不少工作,現在需要持續加大工作力度。日本各界有識之士已經看到中國對日本的極端重要性。通過他們做日本社會的工作,抵制和分化右傾好戰勢力,降低他們鼓噪的能量和破壞的力量。(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程恩富)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