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構築包圍中國圈是妄想 日本不會這樣愚蠢

時間:2013-01-23 13:43   來源:環球網

  日本新華僑報1月22日文章,原題:警惕媒體誤判把中日推向戰爭邊緣

  新年伊始,中日關係未見轉圜,反倒籠罩戰爭陰影,中日及國際媒體成天以“中日對峙升級”、“釣魚島之戰爆發的可能性有多大”作為頭條新聞,一時間“中日接近交戰邊緣”的論調主導了輿論。

  透過事實,所謂“接近交戰邊緣”,其依據無非有三:一是中國公務機飛巡釣魚島附近,日本戰機升空應對。隨之傳出“日本將向中國飛機發射曳光彈警告”,中國專家認定此舉“等於戰爭行為”。二是日本新內閣外交“東南亞之旅”,被指“包圍中國”。三是中國軍隊發佈軍訓指示強調“能打仗打勝仗”,也被認為是準備對日戰爭的信號。在這三大輿情點燃下,中日兩國儼然站到了戰火前沿。

  事實上,中國海空雙管齊下巡航,目的只在於打破日本單方面控制釣魚島的局面,並非以“奪島”為目標的武力行動。而所謂日本“警告射擊”曳光彈的説法僅來自於日本媒體之口,日本官方始終沒有這樣的説法。日本防相小野寺五典1月15日面對中國記者的逼問,也只是認可“如有入侵日本領空”,“日本將按照國際標準採取妥當的對應措施”。但是一些日中媒體誤讀為“日防相證實可向釣魚島中國飛機發射曳光彈”。

  關於日本構築“鑽石包圍圈”對付中國的説法,也有相當大程度的推測成份。安倍新上任,率先展開東盟外交,在中日關係惡化下也有出於自身經濟拓展與戰略的考量。安倍訪越,還有一個日越建交40週年因素。日本官方並沒宣示什麼“包圍中國”,是日本一些人的妄狂意淫,媒體聯繫當前緊張的中日關係,認為是要“牽制中國”。事實上,日本即使有心“包圍”也搞不定,其他國家不會接受。日本不會這樣愚蠢和冒失。中國外交部回應“包圍”説法顯得很冷靜淡定,“中方注意到了有關報道”,僅此而已。

  同樣,當今世界複雜險惡,中國軍隊圍繞“能打仗、打勝仗”,加強實戰化軍事訓練,是出於應對挑戰保衛自身,“從最壞處著想”的現實考量,既非準備戰爭,也非專門針對日本,沒必要進行過度解讀。

  而好事的國際媒體則根據中日雙方的報道再炒作,“中日第三次戰爭”就成了近期世界性話題,且越描越像真的。如此輿論的惡迴圈,傳遞給中日民眾的只能是負情緒,並打擊中日經濟交往的脆弱信心。

  戰爭絕不是好事。中日兩國其實都有理性的底線。中日交惡,誰也傷不起。最新事實表明,中日兩國正在走向務實溝通。1月2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針對媒體稱中國應準備為釣魚島一戰表態説,中方希望通過磋商找到妥善解決和管控問題的方法。並透露“中日就釣魚島問題保持著溝通”。這是令人寬慰的訊息。更積極的消息是,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啟程訪華,據稱首相安倍晉三委託其轉交給習近平總書記一封親筆信,希望儘快開展中日高層政治對話。

  不畏浮雲遮望眼。看今日中日關係,應該抱以從容、淡定和自信的心態。雖然兩國關係墜落低谷,但絕不應有戰爭。中日媒體有責任傳播更多的輿論正能量。猜測分析總歸不是事實,炒作假設性議題也代替不了事實。媒體誤讀誤判,人為地把中日推向戰爭邊緣,擴大兩國民眾的情緒對立,此真乃“空談誤國”。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