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驚訝中國隱形戰機研發“大飛躍”

時間:2012-11-05 10:40   來源:新華網

  【美聯社北京11月1日電】航空專家認為,中國進行了其第二款隱形戰鬥機原型機的試飛,從中可以看出中國的飛機製造工業正變得越來越先進。

  澳大利亞科科達基金會的羅斯巴比奇和新加坡航空行業雜誌《環球飛行》的格雷格沃爾德倫説,這架被稱為殲-31的戰鬥機似乎是殲-20原型機的縮小版,後者曾于去年在成都試飛。

  雖然兩款飛機都具有隱形戰鬥機的特點,但它們在感測器、雷達波吸收涂層和其他關鍵因素上的真實性能尚不得而知。目前也不清楚這兩款飛機何時以及是否會投入生産。

  沃爾德倫説:“我認為發展先進戰鬥機是當前中國的發展趨勢,不過在飛機性能方面還不能有過多的解讀。”

  他説,體積較小也更為靈活的殲-31似乎是為了發揮類似于美國聯合攻擊戰鬥機的作用,即用於執行空中截擊任務。而相對重型的殲-20則針對的是機場、軍艦和其他地面目標。

  研發這類飛機的技術障礙和成本非常驚人,美國為發揮隱形戰機的潛能耗費了多年的時間。

  巴比奇説,對於中國來説,另一個重要挑戰是為先進的戰鬥機研製可靠的、性能優越的發動機。中國的殲-10、殲-11和殲-l5戰鬥機都依賴俄羅斯的發動機。

  他説,儘管如此,中國能夠同時研製出兩款隱形戰鬥機的原型機表明瞭中國驚入的工業實力。

  巴比奇説:“這表明他們前進得有多麼快。”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l1月1日報道】就在中國最新式隱形戰鬥機的照片現身網路幾小時後,據説是顯示該戰鬥機試飛的視頻也出現在網路上。像中國軍事技術的很多原始影像資料一樣,這段視頻似乎也源自中國社交媒體。

  分析師戴維阿克斯在美國《連線》月刊網站上撰文説,此次試飛標誌著“中國野心勃勃的隱形戰鬥機項目實現了巨大飛躍”。但他表示:“關於中國的第二款隱形戰鬥機原型機,問題仍然比答案還多。”

  對於中國發展高技術軍事能力,人們應該客觀看待。中國無法自行生産高性能噴氣式戰鬥機的發動機,因此只能從俄羅斯購買,而美國似乎並不認為俄羅斯空軍會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至少在這一

  點上,中國的軍事能力仍落後於俄羅斯。

  【俄羅斯《觀點報》11月1日文章】瀋陽飛機工業集團製造的殲-31戰鬥機實現首次試飛。目前還沒有關於這一機型的詳細資料,不過從畫面上看,這種雙發戰鬥機的大小與俄羅斯的米格和美國的F-16類似。該戰鬥機使用了隱形技術,部分武器可內置。其外觀借鑒了美國的F-35戰鬥機,不同之處是F-35是單發戰鬥機。由於沒有國産大推力發動機,中國的設計師採用了雙發結構。據稱,殲-31使用的是俄羅斯生産的RD-93發動機。也有猜測説用的是與RD-93類似的中國國産WS-13發動機,不過使用後者的可能性較小,因為其性能欠佳。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